本文作者:徐廷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本文字数:2496
[摘 要] 为适应交通行业向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及综合交通方向发展的趋势,培养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高层次复合型交通技能人才,基于行业需求、企业调研及文献研究,找准了路桥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从六方面探索了人才培养的举措,为路桥专业职业本科开办提供人才培养思路。[关 键 词] 职业本科;路桥专业;人才培养;举措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1-0175-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战略的实施,交通行业转型升级迫使企业急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层次复合型交通技能人才。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一批职业技术大学陆续揭牌,职业本科教育迈出实质步伐。已转设的职业技术大学开办交通行业相关专业的寥寥可数,笔者针对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下述简称“路桥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及人才培养探索开展研究,通过了解行业发展变化,找准路桥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探索人才培养途径。
一、路桥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
(一)基于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
基于职业本科发展“就业本质、技能核心、职业环境、区域特色”的基本特征,深入解读《交通强国建设纲领》及贵州交通行业“十四五”规划,明确未来贵州交通行业发展方向:①智慧公路建设,交通感知网络与交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②5G+智慧高速管理融合,开展无人机技术运用、道路监控和公路病害分析等。③高边坡、长大桥梁及隧道监测预警,借助信息技术和新型设备建立特大项目预警报警系统、健康监测系统及智能加固系统等。④道路、桥梁、隧道快速检测评定及养护施工。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以新型投融资模式推动智慧交通、四好农村路、交旅融合等领域发展。
交通行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及BIM技术创新驱动交通转型发展。传统高职教育中“会学、够用”的教育理念已无法满足行业对“高技能、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知识、能实现专业跨界融合、具有创新思维的高层次复合型交通技能人才成为未来交通行业人才培养定位的主要方向。
(二)基于企业调研的人才培养定位
突出“职业”特色、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本科办学的必由之路,因此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行业发展状况,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十分必要。2020年6月,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组建调研团队,以座谈、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等调研方式,针对行业26家企业开展了路桥专业人才培养的专项调研工作。
企业调研结果显示:①行业高端化促使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高速公路智能化建造、智慧型管理及智能检测技术等成为企业发展新领域,行业企业通过与信息技术公司开展合作,推动交通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②精通交通业务又能融合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企业针对人才培养及现有员工培训提出了新技术提升需求(详见图1),其中信息技术的提升需求位列榜首;企业认为以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实习、顶岗实习及校企合作有助于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详见图2)。③毕业生需提升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发展,体现在夯实理论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新技术学习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等方面。
综上所述,路桥专业职业本科教育应着力于培养BIM技术、大型结构装配施工、无损智能检测、物联网监测、智慧工地管理等关键前沿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交通技能人才。
二、路桥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探索
(一)基于文献研究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探索
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涵盖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三个阶段,加拿大和美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由普通大学和社区学院举办[1]。本文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2](详见表1),深入剖析并合理借鉴其成功经验指导路桥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
职业本科教育开展试点以来,,国内学者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了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主要围绕课程体系建设[3]、教学方法改革[3][4]、校企共同合作[5]、社会服务实践[6]、师资队伍建设[7][8][9]以及办学质量保障[7]等方向(详见文末图3),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二)基于企业调研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探索
路桥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研究较少,企业调研对探索人才培养举措尤其重要。2021年6月,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路桥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企业调研会,涉及贵州地区11家行业领先企业,此次调研会基于前述人才培养定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结合文献研究成果,探索路桥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举措。
1.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課程体系建设需加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打牢理论知识基础,通过实训课程、项目现场教学及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学习;应合理设置课程模块及学时,教学中做到理实一体化,合理安排实习实训课程;拓展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及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技能竞赛深化“岗课赛证融合”,遵从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就业领域。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探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