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林凤珍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本文字数:2781
[摘 要]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贴近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学科,生物知识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所以在中职生物教学当中,老师的教学策略要更加倾向于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更加清楚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一些生物相关知识,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生活化教学在生物教学当中的具体使用策略,仍然需要不断的探讨和深化。[关 键 词] 中职;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070-0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师为了改革中职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始将生活化教学频繁地应用到生物教学当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对具体生物知识的讲解,,还开始注重将相关的生物知识引申到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这种新颖的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对中职生物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再加上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我们学习生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的生物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且生物知识本质上也是来源于对实际生活的探索。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符合生物这门学科的特点的,同时生活化教学方法还非常贴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的学习可以更加高效。老师在推行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教学当中比较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职生物课堂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贴近生活,老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时要更加偏向于设置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更加具体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学习相关的生物知识[2]。具体的应用策略有两种:第一种就是直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融入情境、理解情境,从而理解新的学习内容;第二种则是利用一些比较出名的真实事件作为导入,带领学生分析真实事件当中所蕴含的生物知识。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很好地渗透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的生物知识的同时可以感受到生物与自己实际生活的联系。
比如,在学习中职生物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细菌、真菌、病毒”中,先要学习细菌,之后紧跟着一个课外活动的教学设计,主题是验证细菌分布的广泛性,虽然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大家经常说到细菌这个词,大概也知道细菌是什么,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细菌仍然缺乏专业的、详细的认知和了解,而且所了解的细菌知识大部分也是道听途说。那么,基于这样的现状,老师在进行细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就要注重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利用新学的内容去不断纠正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当中产生的一些错误的印象和认知,在纠正这些错误的过程当中,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这些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并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连接起来,那么,在学生进行这样的生活化学习以后,在完成后续的课外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具有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落实生活化教学,老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必须是生活化的,只有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加强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建立更加有效的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能力[3]。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一些生活事实,然后在老师或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解和引导下,充分地理解相关的生活事例所包含的生物知识,同时还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相关的事件对生物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有效增加生物知识储备和提高生物理解能力,从而激发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初冬的时候学校的园丁给树木刷一层石灰,如果园丁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可以请园丁为学生讲解刷石灰的意义,如果园丁的知识水平有限,那么老师就需要给学生讲解其中所涉及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化教学,才真正将生物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4]。
比如,在学习中职生物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酶和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时,这一部分的教學重点内容是酶在代谢当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还有了解ATP,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专业程度比较高,那么,如果老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当中并不能有效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当中,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可能觉得会比较枯燥无聊,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会非常低。所以,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将这些内容进行生活化的设计,将这些学习内容融入生活实际当中,或者将这些学习内容和一些生活当中的实际事例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所讲述的课程内容。尤其是在对于酶在不同条件下活性因素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因为这一部分内容需要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深入理解,那么,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相关的实验,并通过实验过程的记录和进一步的分析得到相关的教学内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pH值,一个是温度。针对pH值进行的实验可以非常简单地完成,就是通过控制酸碱度来观察,很容易就会发现过酸或者过碱都会使酶失活;对于温度的实验,则会稍微复杂一些,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相关实验,然后完成相关实验,最终进行实验总结,得到相关的学习内容。比如可以设计三个不同的水温,温差可以大一点,容易产生对比。这样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设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生物教学生活化的路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