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康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本文字数:2681
[摘 要] 抗战戏剧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无论在其主题选择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有特点,并且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抗战戏剧对师范类院校学生的文化价值功用,就抗战戏剧带给学生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戏剧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说明抗战戏剧在高校校园文化构建中的地位,增强学校师生对抗战戏剧的重视程度,对学校的思想文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关 键 词] 抗战戏剧;师范院校学生;文学性;思想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7-0031-03
抗战戏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的特殊性就在于与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从其戏剧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可以体现出“抗战”二字,,它反映出的战争残酷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战士的英勇顽强等,对于当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抗战戏剧可以通过对战时现场的重构与艺术化的处理,能够将现场与舞台的界限打破,在演员与观众之间形成情感的共通与思想的共鸣。戏剧通过集中表现的舞台冲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撕裂,利用戏剧的优势,将观众带入真实的场景与氛围中,从而获得心理的震撼与情感的升华。抗战戏剧的出现和题材风格的多样性,给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提供新的学习方式。下面从两个方面浅析抗战戏剧对学生的文化价值功用。
一、抗战戏剧的文学价值
抗战戏剧,顾名思义,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创作文本,并以戏剧的形式演出。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这一名称出自田汉等人创办的戏剧刊物《抗战戏剧》,它属于现代戏剧文学刊物,主要发表关于抗战戏剧运动的理论,对于救亡戏剧演出工作进行总结,以及刊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抗战戏剧作品。可以说,这本刊物为抗战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文学阵地。许多优秀的抗战戏剧作品通过它被人们所熟知。如田汉的《保卫卢沟桥》、欧阳予倩的《梁红玉》、洪深的《飞将军》、老舍的《烈妇殉国》等。这些剧作家满怀一腔爱国赤诚,以笔作戈,抨击妥协者,弘扬爱国精神,他们的作品不仅能够看到当时真实的社会情况,还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英雄”的形象。其浓郁的文学色彩和独特的文学价值,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它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特殊的时代主题——“抗日救亡”
抗战戏剧是时代特殊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而这个特殊的时代正是民众、学生应该深入了解的历史,这个特殊时期,创作家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他们无法漠视眼前发生的一切,于是“抗日救亡”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廖沫沙曾经写道:“在抗战时期,一切的工作,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集中于抗战救国。”[1]无论是哪个时代,文艺和政治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就抗战戏剧而言,由于其特殊的政治背景,那么它所蕴含的政治性远远超过其艺术性,抗战戏剧的演出,突出“抗日救亡”这一主题,让民众看到英雄人物的抗战事迹和抗战的壮烈场面,鼓舞人民积极抗战。
抗战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剧本讲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从东北沦陷区逃出的一对父女颠沛流离、卖唱为生的故事。女儿因饥饿晕倒在地,父亲却要举鞭抽打,一名青年工人大声呵斥:“放下你的鞭子!”剧中父女诉说家乡沦陷,日本侵华。全场感动,并大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激起观众的抗日救国情绪。此剧精彩之处就是运用街头卖艺的形式演出,增加了演员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参与其中,感受这出戏剧带给他们的震撼。这种独特的演出形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有国才有家,只有中国人民站起来,勇于抗日才能挽救国家。突出“抗日救亡”这一主题,让学生从个人利益的局限中摆脱出来,将国与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弘扬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种下民族大义的火种,指引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的思想方向。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唤醒民众”
剧中的人物塑造是学生体验抗战戏剧、提升思想情操的关键。抗战戏剧种类多样,剧目繁多,优秀的剧作家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一是直接取材于战争時期。如《打鬼子去》《一颗炸弹》《壮丁》《生死关头》《胜利进行曲》等,为动员全民抗战起到了积极的宣传鼓动作用。阳翰笙著的《塞上风云》描写了蒙汉人民英勇抗日的事迹,作者以凝练的笔墨塑造了金花儿、丁世雄、迪鲁瓦等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他们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
二是取材于历史,通过历史人物的高尚品格来唤醒民众共同保卫国家。人物形象是戏剧的灵魂,通过剧中人物影响学生的思想与灵魂,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我们的历史、正视我们的历史。如老舍的《张自忠》等。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描写了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作者在有限的舞台时空里创造了一个让观众无限怀念的屈原,以神来之笔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郭沫若通过创作《屈原》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同时通过饱受强秦凌辱的楚国,来暗喻正遭遇日寇侵略的中国之现状。“屈原”这个人物形象是一个高洁的爱国主义形象,他的魅力在于一生忧国忧民,遭受谄媚不愿同流合污,他以橘树自喻,表现了他高洁而美好的品质,这出戏剧让学生不仅了解我们的历史、正视我们的历史,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质。
二、抗战戏剧的思想价值
抗战戏剧的特殊时代背景使其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对于我们现阶段的大学生,“抗战”一词只限于书本知识,他们无法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思想、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而抗战戏剧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戏剧的演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军民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敢于牺牲、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操与人生境界,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引正确的方向。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析抗战戏剧对师范院校学生的文化价值功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