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恒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本文字数:2604
[摘 要] 当今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如何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三维场景制作课程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专业(建筑漫游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于2019年申报为无锡市职业教育精品课程,2021年,三维场景制作立项为院级思政示范课程。在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建设中,结合典型项目、课题研究、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技能考证,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内容方面:贴近时代红色主题、紧扣文化育人主线、注重过程育人实战,教学内容丰富。课程思政方面:注重工匠精神锻造、文化自信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并强化时代使命担当,课程思政融入充分。在三年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开发了一系列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能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分析、研究这些典型案例的制作主题设计与教学过程设计。[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三维场景;典型案例;古建筑;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7-0040-03
一、制作主题
在三维场景制作教学中,三维动画制作主题的确定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制作内容起着决定性作用。课程的制作内容,以传统古建筑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课程的制作主题有以下内容。
(一)以建党100周年相关活动和比赛为主题
(1)“关于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讲活‘四史’要義活动”。要求广泛采用多种形式生动讲好“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故事。深挖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等人物的典型事迹,讲好“英雄”的故事;深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沧桑巨变、辉煌成就背后的奋斗历程,讲好“复兴”的故事;聚焦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辛探索、艰难创业和重大创造背后的宝贵经验,讲好“创新”的故事;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历史,结合社会主义运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讲好“信念”的故事。(2)“2021江苏之星艺术设计大赛”与“2021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大赛(中国江苏)”。本次两项大赛均设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专项主题。回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开展多种创作形式,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根据这些相关活动和比赛的要求,再结合三维场景制作的教学内容以及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制作主题为:(1)《宜兴党史陈列馆建筑漫游制作》。使用三维建筑漫游动画演示宜兴党史陈列馆的室内和室外场景,并解说其建设历史以及馆内展示内容。(2)《潘汉年故居制作》。在演示潘汉年故居场景的同时解说潘汉年的生平事迹,宣传其革命精神。(3)《周培源故居环境提升方案设计》。使用三维软件,,制作周培源故居的环境提升方案,在方案设计中体现出周培源勤学振国的精神。
(二)中国古建中具有特色建筑群的三维数字化制作
中国传统民居中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建筑群,如四合院建筑、徽派建筑等,在课堂中可以通过资料的收集、实地考察了解其演变历史、规格以及建筑群样貌,并进行三维数字化制作。
课堂中完成的三维建筑动画有:(1)《四合院建筑漫游制作》。作品将建筑漫游与实拍相结合,讲解四合院的发展历史,并复原了五进四合院的形貌,讲解了四合院的建筑样式和规格。(2)自古以来徽派庭院中,有石桌石凳,植花栽树,叠石造泉,巧夺天工。而马头墙是徽派建筑中最重要的特色,天井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范式。在建筑装饰方面,徽派宅居的三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青砖瓦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融为一体。课堂中制作《徽派庭院建筑漫游》能展示其建筑群的特点。
(三)宜兴紫砂陶文化街区和龙窑遗址的三维场景制作
紫砂陶文化是宜兴传承千年的文脉。宜兴蜀山历史文化街区保存了陶都宜兴从明清时代以来陶瓷业的整体文化空间和文化形态,有临河建造的古街、前店后坊式的古民居、古码头、古窑场及特立独行的古蜀山,依山而建的东坡书院、娘娘庙等。它是研究、认识、反映千古陶都古代陶瓷业生产、陶瓷文化生存环境及文化积淀过程的重要历史场所。在课程中可拟定制作主题为古建数字化创新工程——《蜀山古南街》,以数字化传承和传播蜀山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浸润其中的紫砂文化。
宜兴前墅龙窑是江苏省内唯一一座还在烧制的古龙窑,是我国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为我国研究古代龙窑结构以及陶瓷器的烧制提供了宝贵的实地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龙窑烧制经过历史的提炼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构造和完整的工艺,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因时应变技艺越发精湛,这是前墅龙窑能够传烧至今且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墅古龙窑现如今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精神和历史韵味。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烧制艺术,让古法烧陶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在课程中制作了《宜兴前墅龙窑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
(四)园林古建数字化制作
三维场景制作的课程还致力于园林古建数字化创新工程研究与实践,能填补目前古建展示的不足,宣传保护和数字化复原建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制作出数字化海报、宣传册、三维动画、虚拟交互场景等内容,并探索更多、更新、更便捷的传播形式。学生可以在考察江苏地区的园林古建后,在课堂中采用最新的数字化手段将多种软件结合起来,制作厚植本土文化精神内核的江苏传统园林古建。以下是在课堂中学生拟定和制作的主题,以展现江南园林为主题:《宜兴瀛园建筑动画制作》《无锡寄畅园建筑漫游制作》《扬州个园三维数字化制作》《扬州瘦西湖建筑场景漫游》《苏州拙政园三维场景制作》《苏州留园三维数字化制作》。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三维场景制作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分析与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