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龚向哲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本文字数:2461
[摘 要] 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展开探讨,提出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合作机制、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深化机制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运作机制,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局面。[关 键 词]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7-0052-03
产教融合,是“产业”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即从事某行业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对口专业展开合作,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构建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合作关系,实现人才定向培养。当学校与企业实现深度合作后,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经济和资源支持,实现双赢的局面[1]。在产教融合的视角下,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主要包括双元制和工学交替[2]。双元制的协同育人机制是以企业为教学主体来负责学生的主要教育工作,而学校作为教育过程中的辅助角色为企业教育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工学交替的协同育人机制是以学校为教学主体负责学生的主要教育工作,而企业作为教育过程中的辅助角色,与双元制恰好相反。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体系逐步与中国发展现状、发展实际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高职在这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摸索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改进。
一、产教融合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通过实施产教融合,职业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对岗位的胜任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職业学校的教师虽然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和教学水平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实施产教融合,职业学校教师获得了更多实践技能的机会以及实践教学的机会,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三)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实施产教融合,在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科研支持的过程中,职业学校会进一步深化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企业生产效率,从而为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现状
(一)宏观层面: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普遍应用于企业生产中,这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存在滞后性,所培养的人才掌握的技能水平与产业需求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导致一方面是大量毕业人才的“就业难”,另一方面则是产业对应岗位的“招聘难”。从宏观层面来看,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技能水平等方面与产业需求不够适配,呈现出职业教育往往只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提高教育质量的宏观问题[3]。
(二)中观层面:校企协同工作不紧密
从中观层面来看,高职学校和企业的协同育人工作存在合作不够紧密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积极性不足,因为合作模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有限,以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企业对这种利益有限的合作积极性不高[4]。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校企协同育人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让企业参与其中,真正解决企业的“招聘难”问题,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积极性,这需要职业学校进一步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下,积极顺应新的发展趋势,迎合新的人才需求,改善专业设置,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真正与企业展开深度育人合作,落实校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由于高职学校与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缺乏产生实际效益的能力,导致高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在很多育人的关键环节上往往各司其职,沟通不畅。构建高职学校与企业的良性育人融合机制是相关单位需要积极解决的问题。
(三)微观层面:高职学校教育理念过于传统
目前,我国的产业转型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期,对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产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迫切增加,这对高职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的高职学校普遍存在教育理念传统、教育方式与时代发展脱节的问题,高职学校往往参照普通本科的教育办学模式,在教育模式的设置中缺乏企业的参与,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技能水平存在偏差[5]。这不但减少了高职学校学生发展技能创新能力的机会,而且减弱了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力度。
三、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的构建
在高职院校步入产教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客观需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逐层破解,真正解决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所遇到的深层问题,真正发挥校企协同育人效应,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从而使职业教育体系真正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步。
(一)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
1.打造耦合增强模式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