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君红 武永爱 胡红玲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本文字数:2575
[摘 要] 研究目标是党中央和相关教育指导部门的“高职扩招100万”的重大决策,在此决策带领之下探索如何通过实践的模式发展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将已广泛实行的“1+X”证书制度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用“1+X”证书的理念、内涵和模式要求带动人才培养局面的转变,实现向技能型人才、证书型人才、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孕育理念的转变,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知识、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相一致、相符合,能够满足企业、社会、国家的用人需求,能够为发展社会主义特色经济而贡献力量。[关 键 词] 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7-0049-03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教育理念于2019年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其报告背景是越来越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流向社会,,需要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岗位提供更科学客观的就业计划。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出也是我国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将职业教育独立于整体的教育体系之外,从而设立单独的人才培养路线。这一国家政策的推行体现了我国在现代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变化,从单一的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变为综合技能型人才培养,人才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国家发展变化的脚步。而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解读政策施行的背景、内涵和指导精神,能够乘着这次东风重新定位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向,能够接受这一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能够在大规模职业院校人才扩招的条件之下,高质量地培养复合型人才[1]。
同年,教育部印发了有关“1+X”证书制度的试点方案,而该方案则为高职扩招100万人背景下如何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方向和新出路,即人才培养的重点应当从单纯的知识教育、学历教育转而培养具有实践技能,能够满足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能够将证书这一长时间以来束缚莘莘学子的成长目标化为推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内驱动力,能够在“证书”的带动下实现人才、企业、院校、社会的紧密契合[2-5]。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从一系列国内外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由于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早,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规模完善、体制健全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能够适应各自国家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改进和探索。如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企业用人需求引入职业院校中,能够实现企业线和校园线的并行发展,在共同的要求和作用下培养高质量人才。而美国的“社区制”人才培养模式则是靶向社会需要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以社区要求定位学生的成长需求。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制”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实现了高职院校教育、实训基地培训以及企业用人发展三位一体,做到了以企业用工实际需求来规划课程体系、育人制度和育人流程。
相对而言,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起步较晚,但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整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又出现了发展迅速的可喜局面。各院校纷纷借鉴区域发展优势、发展资源和力量,实现了特色突出、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科学的产学研相结合、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6-7]。
三、研究意义
一方面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促进高职扩招100万背景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引导高职院校深挖“1+X”证书制度的内涵精神,将扩招提质与人才培养融合,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技能为先、文化为基、书证衔接”的教育方案。另一方面本研究可以将立德树人教育宗旨与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素质型人才的培养格局融合,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落实课程思政和渗透式德育培养模式。同时,研究又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构建个人技术核心竞争名片、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优化其就业规划提出了可借鉴的参考意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服务于民生质量的提升。
四、研究思路
针对不同类型生源特点,结合化工专业自身特点,在多年改革和建设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深度合作为途径,按照“职业岗位认知→职业技能训练→职业岗位实践→职业岗位创新”的专业技能形成特點,改革“1+X”证书双融通的“工学结合,岗证融通,育训并举,素能递进”的化工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在学院学术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由化工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实现校企紧密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外部环境支持和资源保障。
(二)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施
以“双高计划”引领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有利契机,在高职扩招100万生源背景下,通过对学生、企业、教师的调研,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互联网+”为外部驱动力的新目标定位、新课程体系、新培养方式、新师资队伍的“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核心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对接学生就业岗位要求,组织顶岗实习;对接化工行业岗位资格,引导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按照“企业的选择是学校的目标,企业的需求是学校的责任,企业的评价是学校的标准,企业的发展是学校的追求”的思想,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技能为目标,专兼职教师在学校与企业互动教学、学做一体化教学,职业素质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需求“零差距”对接。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1+X”证书制度试点化工人才培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