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思聪 彭淑燕 范广帅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本文字数:2505
[摘 要] 数字媒体产品作为数字时代的主要媒介物,正在经历一个井喷式发展的时期。而与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反的是,从业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以及相关产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的困境。各职业院校近些年均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基于“工坊制”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融合了工坊制与双创教学模式的优点。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关 键 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双创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5-0019-03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近些年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带动当前社会由传统型社会向数字型社会转变。而数字媒体产品作为数字时代的主要媒介物,正在经历一个井喷式发展的时期。而与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反的是从业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以及相关产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的困境。这也是数字媒体产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一、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新变化
伴随着近年来宽带网络、5G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产业,一种融合了互联网、数字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展示等多种新兴技术以及文化创新的新兴产业,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媒体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新兴支柱产业。截至2019年底,英国的数字媒体产业年产值约占英国GDP的8%左右。美国的数字媒体行业每年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约占每年美国总GDP的4.5%左右,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在我国,数字媒体产业也在迅速发展。自2013年起,数字媒体行业年产值每年以130%的幅度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近6000余家数字媒体产品制作公司,数万家网络平台公司。每年行业人才缺口约为160万人。总体而言,目前数字媒体产业正处于行业的快速上升中。
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度也在持续走高,因此各高职院都开设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有300余所。部分高职院校将该专业开设于计算机或软件学院,而另一些则将该专业放置于艺术设计学院。这种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专业作为一个交叉专业,它的专业发展规律,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行业发展现状与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
目前,数字媒体产品制作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必须具有大量的新技术储备和进行快速知识更新迭代的能力。与行业的高速发展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核心能力构建等方面进展缓慢。具体表现在:(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缺乏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对于人才培养方向缺乏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2)专业对应岗位梳理不清,难以体现行业发展的趋势。(3)课程体系更新速度慢,难以跟上新技术的发展速度。(4)课程标准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而轻实践。高职院校作为不同于本科教育的一种独立教育类型,应当始终将实际动手能力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5)教学手段陈旧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高水平教育目标的期望与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之间的矛盾
数字媒体产业的高速发展,直接导致相关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这也意味着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但现状是,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师多由计算机类或艺术设计类教师“跨界”而来,没有经过完整的专业培训。目前,各高职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企业实践、岗位轮训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是短期行为,教师无法真正接触到行业内部的核心技术与创意体系。另外,高职院校所聘请的企业导师,尽管具有丰富的从业经历,但是由于其并没有一线教学经验,导致其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建立起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专业教学现状与真实行业实践之间的矛盾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企业、贴近工作岗位的教育模式,其本质就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完备、操作熟练的高水平技师和工程师人才。围绕这个目标,国家出台了若干政策性指导文件,例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提出,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必须与生产实践过程相对接,所有的教学都必须围绕实践来开展。而在近期,教育部、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在高职院校中推进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大力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也在花大力气联系各行业领军企业共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但是这些实践教学基地都面临着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引入校内的实践训练项目,为了方便教学,往往并不能体现企业的真实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企业为了保证项目风险可控,往往都倾向于提供已经成熟的老旧项目,而这并不能使学生接触到当下前沿的技术体系与设计理念。
三、“双创工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的矛盾,必须进一步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适应企业社会的新需求。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双创工坊”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