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国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本文字数:2561
[摘 要] 医学职业院校的病理学教学普遍存在学科教育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脱节的问题,病理学的专业基础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遇到了多方面的困难。通过借鉴目前线上的国家级病理学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启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络教学平台的校内病理学教学改革,达到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评价机制,提高病理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关 键 词] 网络学习平台;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2)05-0055-03
医学职业教育旨在培养职业道德优良、专业思想稳定、实践技能过硬的基层卫生人才。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钥匙。学好病理学,有利于医学生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及预防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由于所处地位特殊,病理学是学生专业思想培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病理学的教学应瞄准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习惯,通过病理学的学科教育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的专业基础解决岗位实践问题的能力。
一、教改背景
从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到地方各级各类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医学职业院校的病理学教学还普遍存在学科教育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脱节的问题,教师习惯于在讲台上讲解知识要点,疏于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病理学学习的重要性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不分伯仲,均是疾病诊疗所需用到的理论知识。其主要从代谢、机能与形态三个方面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机制进行探究。病理学理论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即以推理的方式重构从病因至转归所涉及的各病例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将其视为相关学科不同知识点的串联,即将分散的知识点以线性连接并构建成知识网络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因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病理学的教学目标同传统教学模式不尽一致,且在网络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再现,这便意味着,充分融合网络技术的可传输性和电子媒体的高保真性,便能实现教学模式的转换。也就是说,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病理学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学习资料及相关资讯的整合,提高学习效率,拓展知识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有鉴于此,网络环境下的病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生习惯于在课桌上摆一本教材听教师讲,不时对教师指定的重点内容进行勾画、识记,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运用病理学基本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培养,以至于面对基层服务大众的专业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病理学的专业基础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遇到了多方面的困难。原因主要分析如下。
(一)教师临床实践能力不强
由于从事基础医学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接触临床的时间不长,阅历尚浅,运用本学科知识对接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基础医学教育“重学科深入研究、轻临床应用”的观念和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在有限的学时范围内,教师把时间消耗在许多“学了用不上”的教学内容上,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不明确。
(二)教师教育观念亟待更新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参差不齐,教学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开发的改革创新做得不够。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学习普遍缺乏积极主动性,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学生有效学习时间不足
移动网络技术已广泛运用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环境深刻地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由于学习压力并不算大,学生群体变成了“手机控”。课余时间很少用于深入学习和实践锻炼,其有效学习时间明显不足。
(四)教学评价不够客观、全面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结果评价,也就是通过半期和学期两次考试“一锤定音”。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评价,难以在时间和精力上得到有效保证。
二、教改实践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校病理教研室借鉴目前线上的国家级病理学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启动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实施了以下教学改革措施。
(一)精心修订各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
目前学校全面启动了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为引领,以重点专业群建设为依托,以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课改标准,以学科课程标准重新修订为重点任务的系统教改工程。在此背景下,教研室根据多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瞄准各专业课程需要病理学教学着力解决的专业基础问题,分专业完善病理学课程标准,对病理学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和必要的补充,精选出各专业学科迫切需要的病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结合各专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相关病理学基础考点,形成能密切联系专业课的病理学核心知识点,明确其应用方向。真正做到有用必学,学必有用,充分发挥病理学的“桥梁作用”,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时效。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等需要病理学解决的实际问题,聚焦临床内、外、妇、儿科学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工作任务,精准选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有机融入适当的课程思政内容。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的病理学教学改革实践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