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在线投稿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新课程杂志22年8月版面收稿中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化考核路径探索

2022-03-20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彭贵芝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本文字数:2475

  [摘           要]  高职院校探索推进课程思政,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在各门专业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同时,对如何考核专业课程中思政教学成效以及如何调整课程考核方式,专业课程教师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过程化考核路径成为必然。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过程化考核;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5-0079-03
   近年,全国高职院校探索推进课程思政,在各门专业课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同时,对于如何考核专业课程中融入的思政元素以及展现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果,专业课程教师对此问题感到非常困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高校的课堂已从“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转向“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便于抓取学生课堂活动的数据,为课程思政过程化考核评价提供数据,增强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有助于课程思政的成果形成。因此,研究智慧教育时代过程化考核评价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对凸显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化评价的必要性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大多停留在期末时点的考核,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相对缺乏科学、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与对知识、技能的考核不一样,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变化。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遵循思政教学基本规律,引入过程化评价方式,将考核时间覆盖到课前、课中、课后,考核范围从知识技能扩大到知识技能素养,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课程学习过程,用考核指标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过程化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日常学习的自觉性
   针对课程性质,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将过程化评价引入课程考核标准中,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及行为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并進行考核。学生根据日常学习行为的考核要求,将注意力集中在课程学习上,,掌握专业课程学习的方法和规律,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活动中,形成稳定、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
   (二)过程化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传统教学往往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模式,不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且课堂上教师讲授贯穿始终,缺乏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课前、课后教师无法管控,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过程化评价引入课程考核标准中,学生在课前、课后可以自由分配学习时间,选择舒适的学习环境,组建课程学习小组,阅读适合的学习资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探究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过程化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师由于授课学时限制、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使课程教学存在“老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的现象。将过程化评价引入课程考核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和内容,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文字表述、口头表达、小组协作和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锻炼,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
   (四)过程化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成果的完整性
   通过推进课程思政过程化评价,引导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过程控制,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课前、课后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全局性认识,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掌握规律和方法。
   二、建立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过程化评价体系
   (一)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明确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了解企业常见经济业务类型,复述会计六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方法、列报规定和财务报告编制原理。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分岗位实践学习,积累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经验,获得会计核算岗位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使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有能力胜任会计核算岗位的人才,提高会计核算岗位会计员与初级会计师技术水平。
   价值塑造目标:结合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特点,深度挖掘、提炼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科学、合理地拓展课程的高度、广度、深度和温度,落实育人目标。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度。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其次,法治教育维度。帮助学生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的认知,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再次,职业道德维度。引导学生理解并自觉实践会计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会计职业责任感,培养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信为本、不做假账的职业品格[3]。最后,文化教育维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化考核路径探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286.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0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8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7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5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杂志社2014年下半年征稿活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安排多少字
  • 我刊提供加急、快速安排通道
  • 新课程杂志办刊宗旨
  • 新课程学习刊号:CN14-1353/01,ISSN16
  • 《新课程》期刊简介
  • 《新课程》杂志翻转课堂论文来稿
  • 《天工》杂志论文约稿函

最新文章

  • 课程思政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体现
  • 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 高职思政课关于生态文明理论教学的研究
  •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
  •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创新及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探
  •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
  • 如何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财经职业教育
  •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现状研究
  • OBE理念下“专业+思政”协同育人实施路径研究
  • 新媒体时代下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
  • 某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背景下顶岗
  • 国内外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分析
  • 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研究
  • 浅析“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
  •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研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学术期刊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启迪杂志 | 天府数学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1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稿件查询
  • 在线投稿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