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朱兵 郑梦霞 李思源 郭庆丹 李宗浪 陈雪妃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本文字数:2469
[摘 要] 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采用查阅文献调查法分析红色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部分挑战,在数据分析汇总以后,发现红色文化教育在各个阶层存在着部分问题,提出从各个层面解决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以及发展等面临问题的对策措施,提高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政治认知,升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关 键 词] 红色文化教育;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0-0130-03
新时代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红色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我们选择四川文理学院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查询资料、走访询问等方式对高校体现红色文化的独特方式和教育路径进行探究。
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发和红色文化的传承是思想政治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充分抓住可以利用的各种宝贵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而高校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之一,肩负着革命精神传承的历史责任。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事迹对高校学生领土主权意识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作用,同时能够让学生在红色历史环境下對当今以及今后的国防安全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党员精神教育
步入新的时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变,,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依旧如故,在社会发展建设征途中以人民为主体的定位未发生任何改变。在对高校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时可以传达党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大学生对党员精神的领悟。现在中国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缔造者,对其的培养,红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将思想政治课堂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更能让大学生向党靠近,增强爱党意识。
(三)人生信念教育
如果说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革命教育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那么红色文化基因则是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重要精神桥梁。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从小就接触着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影响了他们“三观”的形成,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展现出了爱护环境、主动奉献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进取等新时代的新品格。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更应该将红色文化的精神作为自身的精神指引,身体力行地做好红色文化精神的传递。
二、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红色精神方面
1.弘扬党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到革命圣地参观访问,他曾说:“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他还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所以,参观革命圣地对高校大学生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党性教育。
2.继承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困难,奋发自强,锐意进取,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努力奉献的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大学生通过旅游等方式,由讲解员的讲解以及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事件,从而了解并传承其中的艰苦奋斗精神,使他们不畏艰苦、困难,这是他们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自强的人路上的指路牌。
3.彰显时代精神
每当缅怀革命先烈,学习红色文化,脑子里便像放电影一样浮现革命烈士们在战场上为今天的美好生活浴血奋战的画面。他们承担了他们那一时代的使命,牺牲了自己,为后人创造了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的青年,应当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有规划,树立担当精神,坚定自己的信念,以乘风破浪的勇气勇往直前地完成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青年的使命。
(二)文化层面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红色文化宝贵却不稀缺,在我国各地红色文化资源均很丰富,革命前辈的经历和故事对青少年影响极深。其实,这些革命先烈艰苦拼搏的精神在高校学生中无处不在。高校大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理解革命烈士为何又如何将个人和国家、民族的前途相联系,如何调节好个人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等,从中理解革命先辈们的“三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2.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大学校园环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日益复杂化。将红色文化加入校园生活,更有利于净化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学生的红色文化知识绝大部分来源于校园,深刻了解校园文化中的红色文化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在高校校园中也要讲好革命先烈故事,学校可以优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增强高校学生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三、四川文理学院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家庭层面:红色文化氛围营造不足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