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车太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本文字数:2618
[摘 要] 技工院校以培养未来社会技术劳动者为目标,因此,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工匠精神极为关键。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未来学生工作与生活中的必备品质。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工匠精神歌颂具有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任何行业、任何领域人才,都应以工匠精神胜任自己的职业。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精益求精的精神,体现出对工作尽善尽美的态度。技工院校教师为人师表,应以自己的崇高职业理想和精神影响学生,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组织学生刻苦钻研。通过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希望借助工匠精神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关 键 词] 技工院校;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0-0151-03
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未来社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各国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现在世界经济萧条,各国许多企业面临破产清算的局面,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还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独具匠心的工匠精神对其未来从事各种工作都会有所帮助,能够培养学生潜心研究的精神,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使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一、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现阶段,技工院校教学中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自身缺乏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是将教材与课件进行结合授课,课件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往往是一个课件使用多年,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停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但是由于人们对技工院校的偏见,导致技工院校学生和教师出现了自暴自弃的心理,往往认为只需要了解相关技术即可,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不够深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有了更多的关注,未来进入社会从事生产生活需要国家培育出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才能保证未来社会经济繁荣稳定。技工院校教师没有摆正教学态度,缺乏教育理念的及时更新,往往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只对相关知识进行传授,而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导致技工院校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教学质量不高。同时,教师授课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教学,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抑制了学生的成长。教师对工匠精神的渗透教学比较薄弱,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对学生的内心起到震撼作用,这就难以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对各行各业都有更高的要求,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导致人们的上层需求逐渐提高,对各种事物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这就会导致现在社会市场中只有那些精益求精、质量有保证的行业才会得到稳定发展,而投机取巧、缺乏工匠精神的行业则很快会被时代的潮流淹没,必将会走向灭亡。这就要求技工院校教师能够认识到这一现状,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中不断践行工匠理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
二、技工院校培养工匠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更新教师自身教育理念,培育优秀师资教育团队
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个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樹立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通过自身的言语和行为影响学生,才会使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极高的威信。从而才能够使班级形成以教师为核心的吸引力,不断吸引学生向教师看齐,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够尽力做到最好,并且不断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在今后步入社会时更加具有竞争力。高素质的学生不论今后在哪个岗位上,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的方式不断补充个人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好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尽职敬业影响学生,从而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讲课评比活动,通过给教师施加一定的压力,激发教师的潜能,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保证工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钻研,不怕苦、不怕累,精益求精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
(二)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由于现阶段技工院校教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更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各种高科技教学设备的广泛渗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多种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起到实际的效果。教师教学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日常学习以及实践活动中都要给学生渗透工匠精神,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巧妙地结合各种工匠精神的模范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心灵上产生震撼,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突破,坚守个人职责,任劳任怨地完成个人的任务,保证工作质量,进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技工院校培养工匠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