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在线投稿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新课程杂志22年8月版面收稿中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产教协同育人范式研究

2022-03-31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丁昕 郭小宁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2期 本文字数:2939

  [摘           要]  应用型高校树立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产教融合,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有利外部资源,成为拓展办学空间和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创造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环境、构建校企合作范式升级迭代路径为研究对象,基于共发展和可持续的理念,针对校企合作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从生态环境和实现模式两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生态环境;实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088-03
   一、引言
   “新工科”是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实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近年来教育部多措并举,通过设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搭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及项目、支持高校建设实习实验实训平台和基地等,引导高校主动与企业对接、企业主动为学校提供支持,校企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支撑社会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1]。尽管如此,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日益变革的新型产业升级与科技变革的人才培养需求的声音一直存在,封闭在象牙塔里的教师和学生很难真正了解社会真实需求,无法第一时间捕捉到企业现实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出来不好用,成果研究出来用不上[2]。
   因此,应用型高校更迫切需要积极与地方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紧密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无缝对接,从而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效支撑企业在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形势下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核心技术创新的需求。
   二、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成果实际落地过程中,高校、企业两大协同育人主体仍然存在一些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缺乏产教融合政策保障,无法形成合力
   目前,我国产教融合相关政策不健全、法律支持体系不成熟、制度标准和保障机制不完善,并且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尚未达成共识。一方面国家针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宏观政策力度及地方在推进国家政策落地的执行度方面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3];另一方面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所需支持来自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科技部门、税务部门、人设部门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和理解角度不同,产生不同政府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的情况,导致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体系往往因为缺少某个部门的支持而难以有效执行[4]。
   (二)学校和企业没有形成共建共管机制,难以长效建设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如何重新构建新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打造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校企合作机制,达到校企共商、共建、共管、共赢,还是有待探索的问题。首先,在传统的办学体制下,高校人才培养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在一定程度上为相互独立的高校与企业间联系设立了屏障。其次,学校与企业在建设与管理合作事物的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置和资源支持等方面缺少实质性举措,具体合作工作机制没有理顺,长效组织、机制尚未形成。最后,校企合作模式还需要更进一步创新,在合作内容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共赢成效的固化和辐射方面有待提升。
   (三)产教融合积极性低,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动力弱
   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目标与愿景天然具有较大差异性,导致校企深度融合主动性不足。高校的组织特征兼具“育人导向”和“非营利导向”,开展校企合作最重要的目的是在技术技能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育评估、第三方评价、专业认证等方面获得认可[5]。企业通常以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校企合作中,企业追求的目标一方面是扩大在学校的知名度,尽早接触学生,方便识别和选择满足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优质人才;另一方面是通過育人合作桥梁建立联合技术攻关,将共同产生科研成果投入生产应用,产生技术革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能够以比与各高校合作更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就没有动力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或共同体的组织模式。在现有教育评价制度下,如果学校和教师不用参与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进行产教融合,就能够通过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和职称职务晋升,那么深度合作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有所欠缺。
   三、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生态环境
   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运作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理念更新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要瞄准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有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领域与各行各业应自发充分融合,集中优势资源,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同创新。衡量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是否是一流大学、一流专业,首先要看发展理念、发展定位是否深度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现今,国家正面临国际先进国家对我国实现关键技术封锁,科教领域更需加大改革力度,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解决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急需人才与卡脖子的问题。
   (二)政策保障
   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需要政府政策引导与制度顶层设计的融合并行。首先,政府需从构建产教融合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视角出发,将科教工作的重点转向完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完善政策及制度体系,明确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其他相关组织机构的责任和职能,从而为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做好顶层架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协同的范围需从学校和企业扩大到所有利益相关者,详细梳理各相关行政部门的校企合作政策,加强政府各行政部门相关政策的沟通与衔接,加快各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配合,对产教融合构建形成政策合力,消除企业和高校深度合作路上的障碍[6]。其次,政府还应建立一批项目、平台、基地和机构,有针对性重点支持典型合作案例,打造一批产教融合示范。主管部门颁发称号并进行实质支持,对具有合作潜质的应用型高校和企业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极大促成合作。最后,政府需要维护产教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例如,设立线上信息平台,汇集有意愿和资质的高校和企业,及时发布需求信息,畅通校企对接的渠道;政府建立法律咨询和仲裁机构保护学校和企业的权益,仲裁和调解合作产生的纠纷,协调解决利益摩擦和矛盾。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产教协同育人范式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40.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0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8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7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5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论文写作中素质教育的论文在哪找
  • 现代职业教育 杂志
  • 新课程杂志 论文投稿方式说明
  • 新课程杂志电子版预览
  • 琚林勇副总经理到新课程杂志社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16年最后一
  • 新课程学习在出版总署的更名通知
  • 书法注册教师培训开班通告【中国

最新文章

  • 虚实融合的对外汉语传统茶文化混合式教学探索
  •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推动中医药文化传
  • 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策略及实践研究
  • 案例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
  •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师生交往策略研究
  •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路径研究
  • 高职院校“技术差序”育人体系研究
  • 促学风,立高效
  • 儒家教育思想对构建“师生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 泛文创视野下高职初创型校友会校友文化培育策
  • 高校辅导员加强学生干部培养方式的探索
  • “项目+实操”导向下的道桥高职本科文献检索课
  • 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的策略研究
  • 医学动态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方法探索
  • “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究
  • 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酒店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 布鲁纳理论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
  •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线上教学深度融合方法
  •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的生成性研究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学术期刊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启迪杂志 | 天府数学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1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稿件查询
  • 在线投稿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