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在线投稿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新课程杂志22年8月版面收稿中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项目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01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王醛男 李承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2期 本文字数:2491

  [摘           要]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应用专业,经过国内3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完整的教育系统,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适应型能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探索项目教学模式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引进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121-0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应用专业,包括美术、视觉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室内装饰、建筑基础文化、人类工程学和材料学等多个方面,其专业理论的广度、专业技能的多样化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自1987年教育部批准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环境设计教学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业逐渐饱和,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在这种严峻的背景条件下,用项目教学模式引进设计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还确立了学生的基本工作素养,所以项目教学模式非常关键,进一步提升了本专业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路易斯安达州立大学等应用型大学已经得到运用,,可是在我国现行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
   一、项目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项目教学是德国优先展开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倡一种新兴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把项目加入进来,结合具体项目进行合作,学生在项目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掌握新知识的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为需求,培养社会实用人才。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一)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具有一些初步设计理论知识的学生可以对真实的项目进行设计,学生用项目进行研究,从方案的构思和实施,到最后做好项目,在这样的过程中,团队合作和单独工作是两种工作的方法,更关键的是,考虑到与实际项目相关的可能性问题,学生必须是接受过培训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应对困难程度相对较高的项目,在完成学业的时候也可以拥有高操作水平和综合技能。对于提升学生潜力方面,例如在纽约市西亚学院的环境设计项目中,教师提前使用项目教学模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参加调查的项目研究,课题是当地人口的調查以及随后的项目规划。除这些外,在调查期间需要向当地的居民报告调查的结果。最后,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还创造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二)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创造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教师的要求极高,在这个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社会责任、创造力被应用于美学设计、材料构造等方面。所以,项目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造能力得以提高。
   (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期间,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往往不了解社会责任的关键性,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项目,特别是与社会服务或非营利项目相关的项目,他们可以更好地协助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教育学生学会发掘自己的专业价值,推进他们对自身专业知识的研究,更好地理解生活和创造良好的价值。实践教学是培训人才的关键方法,是优化培训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结构直接影响培训质量,项目教学模式是有效提升学生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关键方法。环境设计专业人员在现代背景下关注环境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关注能力建设和创新环境,寻求系统建设的突破,分几个阶段发展模块化教学法。与此同时,人才培养比实践更关键,这就要求培养既实用又有能力的大学生。应用型大学从社会需求出发,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尤其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这要求学校在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突出建学特色,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应用型大学的培养方向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极强的人才,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
   (四)使学生有机会在社会中入职
   学生很难在学校的学习中完成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在社会上工作。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会反映一个问题,他们没有办法充分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所以,通过引入项目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早期阶段了解公司的流程,并认识到项目执行和作业执行之间的差异,从而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理论知识和提升自身的项目操作能力。
   (五)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很多学生最初认为进行调查要制订方案,但是老师给的问题让学生失去了兴趣。而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中心,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具体实践项目。在这个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调查、提出方案,教师只充当监督者和向导,提供一些想法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动务必以关键学习成果为重点,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推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并引入学术实践,这些都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关键原因。
   (六)便于教学团队的建立与发展
   项目教学模式既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充分融入教师的专业资格。然而,因为教育和研究相互补充,导致教育的压力显著增加。在组建教学团队时,关键是由经验丰富的教师领导,这些教师一般是年轻的拔尖优秀教师。另外,它可以协助年轻教师参加工作,或通过聘请教师进入学校来补充教学师资的资源。建立实践训练学校,是一种最快的方法,教师之间共享知识资源,优势互补,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项目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48.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0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8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7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15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杂志办刊宗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安排多少字
  • 新课程学习刊号:CN14-1353/01,ISSN16
  • 我刊提供加急、快速安排通道
  • 新课程杂志社2014年下半年征稿活动
  • 《新课程》期刊简介
  • 《新课程》杂志翻转课堂论文来稿
  • 《天工》杂志论文约稿函

最新文章

  • 课程思政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体现
  • 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 高职思政课关于生态文明理论教学的研究
  •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
  •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创新及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探
  •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
  • 如何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财经职业教育
  •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现状研究
  • OBE理念下“专业+思政”协同育人实施路径研究
  • 新媒体时代下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
  • 某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背景下顶岗
  • 国内外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分析
  • 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研究
  • 浅析“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
  •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研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学术期刊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启迪杂志 | 天府数学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1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稿件查询
  • 在线投稿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