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董秀锦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2期 本文字数:2810
[摘 要] 我国历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聪慧勤劳的中华民族在时代更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聚集生活的环境不同,形成的人文风俗与文化形式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也正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组成了中华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不同民族人文理念的影响,发展至今更是丰富了中华艺术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为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同时也促进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主要针对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课堂的价值、地域文化与高校艺术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地域文化进入高校艺术设计课堂的创新性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相关论述。[关 键 词] 地域文化;高校教学;艺术设计;创新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013-03
文化艺术指的是特定地区或者特定人群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意识,因此文化艺术能够代表特定人群的精神物质情况,引领人们不断向前。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各民族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又彼此交流,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地域艺术。地域文化艺术的形式非常多样,常见的包括民族音乐、舞蹈、美术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旨在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具备较高艺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应将地域文化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明确地域文化对于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意义,组织开展创新性艺术设计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实现我国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一、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价值
(一)促进专业特色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学校对社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加明确,通过教育改革的方式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应当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设计培养目标,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拓展艺术设计教学的范畴,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传播。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成型的教育体系,但缺乏多元化发展的意识,导致很多院校的知识教育体系趋同,缺乏文化特色,逐渐落后于社会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我国丰富的地域文化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以及学生的艺术设计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同时也为学校打造特色专业提供了方向。不同地域的高校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特色地域文化,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打造特色专业品牌,适应地区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培养具备综合文化素养的艺术人才。
(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最初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中,教师重视学生对艺术设计理念的理解与认知,但缺乏对学生设计实践的锻炼,过于强调纯粹的形式美,并未关注学生个体对艺术的情感感知,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的技巧性过强而原创性不足,难以培养出具备创新设计能力的艺术人才,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逐渐将地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扩大学生认知艺术的视角,为学生介绍优秀的地域文化,纠正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深化学生对艺术以及文化的理解,为学生的艺术设计提供灵感。地域文化本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包括传统民俗文化、工艺等,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非凡的艺术,同时还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高校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开展艺术设计教学能够将原先虚无的艺术理念落实到实际生活场景中,加强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并在艺术设计中注入真实的情感,有效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水平,满足当下社会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
(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高校艺术设计培养目标应当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联合起来,主动承担起综合人才培养的责任。地域文化的融合能够满足当地人的审美偏好,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吸引更多人了解特色地域文化。此外,地域文化同时也是艺术创新设计的源泉,能够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地域文化与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的融合能够培养出熟悉地域文化、具备文化创新精神与传承理念的艺术设计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够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区域文化品牌创设作出贡献。
(四)促进文化传承发展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更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随着地区之间文化交流频率的增加以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的文化产业失去了地域特色,出现了严重的趋同现象,导致地域文化出现边缘化现象,严重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各个区域不同的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其传承与发展都需要艺术人才的参与。高校作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应当承担起地域文化传承的重任,将地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增进当代大学生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使命感,促进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域文化和高校艺术设计课堂的互动关系
地域文化是促进高校艺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进一步开拓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设计创作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强化学生对地域文化符号的理解与认知,启发学生设计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特征的艺术作品,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当代大学生肩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任,地域文化的融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学会尊重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促进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从地域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融合地域文化时应体现出选择性、优化性的原则,将优秀的地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促进特色地域文化的持续发展与传播。最后,当代大学生代表新时代的艺术视角与艺术审美,经过对优秀地域文化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将传统地域文化与时代潮流文化结合起来,实现文化设计方面的创新发展。此外,新媒体以及信息技术更加能够扩大地域文化的影响,强化更多人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并主动加入地域文化保护、创新、传播的行列中去。
202204012109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地域文化进入高校艺术设计课堂的创新性教学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