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於谋芝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2期 本文字数:2515
[摘 要] “四史”教育包含庞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高中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在实施路径中,可以设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设计媒体组合方案,融媒体优化课堂实效;用好身边的“四史”教育资源,丰富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融入“四史”教育,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等。[关 键 词] “四史”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02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1]
“四史”教育是通过学习“四史”,利用史实材料来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做到史论相结合,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定过程,更能坚定地把个人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学习“四史”,政治性是摆在第一位的,这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高度契合,这就为“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必要性
(一)培养高中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需要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高中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2]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融入“四史”教育,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筑牢理论基础、把稳思想航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历史观是人们对世界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3]人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多种文化相互交流、交锋,各种社会思潮对青少年的影响与日俱增。高中生在思想和心理上还不够成熟,他们精力充沛,对任何新鲜事物都保有强烈的求知欲,高中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来解释社会现象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把理论和史实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国情的、国际的、文化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夯实“拔节孕穗期”。把“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以史导论,让学生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汲取历史智慧,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总结并牢记历史经验与教训,学会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指导现实,培养正确的历史观。[4]
(二)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課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政治素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教养,是社会政治要求向个人品质的转化,表现人们对于本阶级根本利益认识和实践的程度。在生活中,政治素养表现为人们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统一,是思想和行为中所具有的稳定政治趋向。因此,一个人的政治素养,可以通过他的政治习惯体现出来。[5]高中生由于学习任务较重以及未成年等原因,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参与政治行为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政治素养就显得尤为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要充分挖掘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和各环节。“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能够给高中思想政治课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选择,在教学各环节融入“四史”教育,让隐性的课程资源和显性的教学知识目标相结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政治素养贯穿于整个课堂。比如可以在教学辨析环节,让学生就某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开展辨析,这样设计教学讨论环节,加强了体验式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认同,而且也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思想政治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延伸,也能够更好地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下一阶段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打好基础。
(三)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必要
“四史”教育利用史实材料,对党的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的选择历程进行再回顾、再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能够利用大量的史实材料,帮助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政治认同是指要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史”教育通过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决策等史实来告诉学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找到的适合国家发展的道路。
202204012109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路径及价值意蕴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