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朱虹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1期 本文字数:2484
[摘 要] 近段时间以来,北京市、天津市、武汉市等地院校陆续发生几起在校大学生危机事件,这种事件显现出院校在心理辅导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漏洞。虽然现阶段院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心理指导教育主题活动,并进行了心理健康文化课程教育和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但从整体来看,心理指导和心理健康文化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令人担忧。[关 键 词] 心理辅导;教师现状;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1-0007-03
一、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现状
近几年来,伴随着在校大学生心理分歧问题的日益凸显,教育部数次下发文件,高度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难题。院校心理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况仍令人担忧,心理指导是一项需要极强的专业能力的工作,它要求进行指导的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虽然现阶段院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心理指导教育主题活动,并进行了心理健康文化课程教育和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但从整体来看,从事院校心理指导的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德育工作人员、行政部门管理者、教导主任以及医护人员等,他们中很少有人接受过专业培训和训练,既不熟练心理学专业技能,又不明白心理指导的对策与方法,因此难以达到处理在校大学生心理难题的目标。“泛基础理论,轻实践活动,专业技能欠缺”已变成心理辅导教师的常见问题,也成为制约院校心理指导发展的瓶颈。
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有关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技术专业规范,欧洲国家有高校培养方案,测试主题活动的技术专业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伦理道德规范以及院校心理干涉主题活动的技术专业规范等。欧洲国家的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务必要持有营业执照或职业资格证。绝大多数欧洲国家规定领到营业执照是技术专业硕士的最低要求,欧洲国家已经接纳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总数比约为5∶42∶53。欧洲国家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者要通过专业的营业执照或资质水准考试,而且其职业资格认证专业化水准持续提高,与此同时,申请办理工作人员资质也呈高文凭化趋向。结合我国院校现况,院校心理指导教师应具备下列基本能力。
(一)良好的自身修养
心理指导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心理咨询工作的支撑,是咨询问题中最核心的要素,要热情、細心、真心实意、善心、仔细。假如一个心理指导教师不具有助人为乐的职业素养,他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性就不容易充分发挥,,并且有可能有危害;心理指导教师假如只是具备渊博的基础知识和询问方法,但欠缺怜悯人、关注人的品性,不可以以诚相待、待人接物,不可以获得信赖,他便是一个不成功的心理指导教师。
心理指导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是拼搏、开朗和充满活力的,有着健康的价值观、开朗的人生观、积极主动的人性化服务、较高的心理素养。那样,就可以把他们享受生活的乐观心态带进心理辅导。他们在开展心理指导时,一方面能使灰心丧气的人再次鼓起生活的勇气;而另一方面又不耗光自己的动能。他们不容易把心理辅导看作是一种压力,因此能使学员产生激情和魅力。心理指导教师不但要以精湛的技术治愈在校大学生的内心创伤,而且要以崇高、健全的人格能量给到访的在校大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感染。
心理指导教师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规范。重视个人隐私,保守秘密是维护来询在校大学生权益的关键内容,是心理指导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看待到访在校大学生要一视同仁,无论他们的个性、气场怎样,是不是有生理缺陷或某类癖好,都不宜歧视,而要以诚相待,平等待人,重视到访在校大学生的人格特质,重视到访在校大学生的意向。
(二)善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技巧
首先要重视用心聆听。心理指导教师要善于聆听到访在校大学生的建议,满足他们的要求。针对苦恼、烦躁不安而到心理咨询室到访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可以用心聆听,自身也会得到一种非常大的欣喜和信任。心理辅导教师在用心聆听的同时给予适度的回复,能够协助到访高校生得到一种宽慰。
聆听时要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指心理指导教师感受被告方的内心深处。心理学者马克斯把换位思考界定为有较高质量的心理指导关联中重要的素养。假如指导教师能竭尽所能去掌握被告方的见解,那么导致失效的心理指导状况便会减少。心理指导教师最先要将自己放到被告方的主导地位和境遇来试着体会他的所有喜怒哀乐,领悟他应对的压力,并感受决策和造成其行为的原因。而伴随着指导的全过程,心理指导教师对被告方的内心深处逐渐有更真切和恰当的掌握,宛如体会自己心里的一切。
三、培育心理辅导教师职业素养的建议
(一)个人层面
1.学校师范专业是学习培训的关键,压实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基础,多参与心理学习培训与指导
从根源上讲,师范专业在学校内没有扎实自身的专业基础,大学毕业直接投入工作中便会出现“江郎才尽”的局势,这也是导致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之一。因而,学校的师范专业应当“升级知识体系,塑造合理的文化教育信仰,提升职业梦想和专业能力”。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够提升信心,从而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职前培训课程在营造教师信仰,增加实践活动机遇层面起着主要功效。
2.在职教师要学会自身调节,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202204012115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如何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素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