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肖志忠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1期 本文字数:2705
[摘 要] 中职教育是推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应高度重视中职学校扮演的重要角色,采取科学化的手段,让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通过分析潜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探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情况,明确潜意识教育与中职教学相互结合的意义,制订出科學的策略,旨在提供参考和借鉴。[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潜意识教育;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1-0124-03
潜意识教育重点是指运用大脑中被定义为“潜意识”的能力对学习内容加以掌握,从而达到活学活用、随时使用的目的[1]。潜意识教育是相对重要的教育形式,对中职学生来说,这种教育形式影响较大,可以让他们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和本能模仿,不会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避免产生不愉快的体验。通过将潜意识教育与中职化学教学密切结合,使学生自主地表达出学习欲望,将本能的好奇、模仿和揣摩展示得淋漓尽致,可以通过相对简易的方式轻松获取别人需要刻苦努力记忆的知识。有教育学家认为潜意识教育就是一门系统的教育体系,通过将潜意识教育与学习力教育体系结合起来,可以让学习力教育体系更加丰富和充实。
一、潜意识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传承并发扬的重要途径,主要是指学校对适龄儿童以及少年、青年展开专项培养的过程。在广义的层面上分析,只要是能够让人获取知识、对自身思想意识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都可视为教育。在狭义的层面上分析,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主要是教育工作者依照特定的要求,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其逐步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利的人才。涉及的基本类型包括正规教育、技术教育和终身教育等,一般受教育对象会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潜意识教育通常是指隐藏在一般意识下的神秘力量,是相较于“意识”而存在的独立思想。人具备但并未使用的能力被称为“潜力”,潜力的动力一般是深藏于深层意识中,这便是“潜意识”。应该肯定潜意识教育的价值,在孩子出生后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使他们拥有多方面的经验,促使其与外界亲密接触,家中多样化的事物能为孩子们的潜意识学习提供机会。美国语言学家韦伯斯特降生于一个非常多元的家庭,父亲说英语,母亲说法语,祖父说德语,保姆说北欧语,正是这种理想化的语言空间,使他在十二岁时便掌握了几个国家的语言。这一生动且鲜明的例子,足够证明潜意识教育的价值,搭配理想的环境,可以让人的潜能被充分激发,提高潜意识学习能力。
二、潜意识教育的功能
(一)感染功能
潜意识教育最为突出的功能便是感染功能,可以让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接受多种意识的刺激,人们一般将这种影响称为感染。中职校园中,校风对学生展示出感染作用,各个班级的班风也能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明确潜意识教育中感染功能的价值。
(二)渗透功能
潜意识教育还有一定的渗透功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过程,使学生接收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若是其中存在负面因素,极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需要让学生积极规避。
(三)输入功能
一般来说,人的“无意”行为多是通过潜意识进行相对应的支配,人的潜意识层依照特定的程序执行相关的操作。潜意识教育中,借助科学化的手段,可以为中职院校的学生输入多种信息资源,使他们不自觉地吸收[2]。
(四)感悟功能
在潜意识教育的运用中,还能体现出寓教于乐的内涵。通过将教育和多样化的活动结合起来,使教育在相对轻松且活跃的氛围中开展,保证让中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获得启示。
(五)引导功能
潜意识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的教育途径,依照中职学生的思想特征,可以让其更好地思考并分析相关问题。比如,在化学方程式的解析和化学原理等方面,潜意识可以引导学生灵活思考,强化思想认识。
三、潜意识教育的特征
潜意识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手段,其体现出灵活性和隐蔽性等多种多样的特点,对比于传统的教育形式,潜意识教育与学科教育密切结合,遵循学科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特定出发点,实现对学生原有学习模式的创新,保证学生在潜意识下学习,让学习的成效更突出。
(一)平等性
中职院校的学生对枯燥且乏味的知识缺乏探索兴趣,尤其是在相对特殊的成长阶段,传统的有意识教育并未起到显著的效果,甚至降低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十分不利。潜意识教育是无讲台教育模式,整个教学实践中并不存在教师居高临下的有形灌输,学生感受着与教师的平等关系,在共同学习和共同交流中努力奋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地位相对平等,这种平等性的展示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以满足,除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外,也让他们的参与意识得到强化。
(二)灵活性
潜意识教育的另一突出特征就是灵活性,,一方面展示在内容上,中职化学教学中,对相关知识的讲解并不会按照特定的文本思路展开,而是教育工作者依照中职学生的认知需要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情感以及行为取向上的自主安排,教育的内容和中职学生心理需求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3]。另一方面展示在方法上,无意识教育主要是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出发,通过开展生动、愉悦的情景活动,将教育渗透至中职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中,不管是哪个方面,都能清楚地了解潜意识教育的存在。这对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全面的突破,更能迎合学生的基本诉求,也能保证教育成效的强化。最后一方面则是展示在时机上,潜意识教育并不会选择特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是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最佳时机,便于学生欣然接受,也让预期效果及时达成。
20220406213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学校教学中潜意识教育的应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