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田晓媛 李伟娣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9期 本文字数:2765
[摘 要] 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大学生使命意识、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在运用网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网络育人平台不健全、网络育人主体能力缺乏、网络育人资源不足等问题,需要高校通过优化网络育人平台,拓宽党史学习教育传播空间;夯实网络育人队伍,增强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性;推动网络文化创作,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加强网络育人意识,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员参与;注重线上线下结合,突出党史学习教育行动转化等途径来加以改进。[关 键 词] 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007-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加速迈入智能互联时代,网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要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探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栽培好大学生,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现代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和渗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互联网使大学生接触到容量巨大的信息,而当前大学生对党的百年奋斗史缺乏亲身感受和直观体验,这些信息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负面影响。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厘清当代中国发展脉络,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去向何处,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民族认同和历史认同;使大学生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明白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历史、分析历史,自觉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准确把握历史过程、現象和事件等,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通过学习党的历史,教育引导大学生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获得启迪和力量,进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自己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意识,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奋斗。
(三)有利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各个国家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输送的价值观对我国国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各种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之风,网上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局势,使高校在网络工作中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史的学习,引导大学生消除干扰困惑,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影响,站稳正确立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从意识层面影响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各高校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大学生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主义情怀显著增强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平台不健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新时代大学生喜欢从网络上获取快捷的信息,但部分高校仍然不重视对新兴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开发、建设和使用,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意识,对如何运用慕课、易班、校园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够重视,未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资源和内容,党史学习教育呈现形式也较为单一,如只是简单地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学习推送条目,既缺乏平台推送技巧和覆盖技巧,也未结合大学生习惯和不同媒体平台特点形成推送规律。
(二)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主体能力缺乏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主体包括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和团委等部门工作人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等。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在现实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就要求未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必须立足于最前沿的网络技术,善用网络语言,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融媒体技术,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互动。目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主体专业素质有所欠缺,对党史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还不到位;部分高校思政工作者对新的网络技术运用还不够娴熟,对网络舆论引导不够敏感和准确,只是聚焦于传统网络技术以及基于传统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当今网络的智能化、大数据化等特点。
202204102141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