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赵珍祥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9期 本文字数:2461
[摘 要] 结合“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科学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了课程思政元素及课堂教学融入点,创新设计了“演+学+练+思”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认为该教学设计能够较好地结合课程思政知识点,将立德树人理念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013-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2019年4月《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职业教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德育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将课程思政建设和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服务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票务、站务、乘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直接面向乘客的工作岗位,更是需要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该专业在我校于2016年开始招生,截止到目前已有班级36个,目前在校生600余人。学校为该专业投资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包含自动售检票实训区、车站控制室、运营沙盘、轨道交通线路实训区、B型车辆实训区、OCC控制中心及形体礼仪室七大实训区域。
学校创新采用了“通识课+专业课+个性发展课+创新创业课”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总课时2598,其中理论课时1076,课内实践+集中实训课时1522,专业基础课9门,专业核心课8门,专业拓展课13门,综合能力培养课程7门。
二、课程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总学时40,其中讲授课时30,课内实训课时10,开设于第二学期,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①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路网设计、线路与车站、投资效益分配等内容。②了解车辆结构和牵引供电基本知识。③了解通信及信号系统基本知识。④了解运营组织基本知识。⑤了解轨道土木工程结构方面基本知识。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ATC仿真系统基本知识。
该课程自开设以来,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与教改方面不断探索和总结,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对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课程标准与课程的整体设计。②在优慕课平台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被确定为院内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建设与应用良好课程。③获得2019年度陕西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三、课程思政点分析归纳
(一)绪论
通過学习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能认识到技术强国的重要性,热爱祖国,认真学习,奋发图强。
本章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播放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港珠澳大桥”“北京地铁网络”“中国车”“中国制造”等系列剧集,在学习了解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中国,既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和震撼,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在讲授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发展及建设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我国首都北京建设的第一条地铁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我们在艰苦年代里的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路桥简易模型、轨道简易模型、地铁车辆简易模型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并可让学生通过课后乘坐地铁等方式观察各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让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有初步设想。因本章节知识点较为简单,教学上主要以学生表达为主,教师点评为辅。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要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首先必须做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规划。通过发布线路设计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
本章教学在讲解城市轨道交通限界知识点时,,可引入一些案例,重点突出我方边防战士为了守护国土安全而牺牲生命的事迹,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限界”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性,一旦越界就可能会造成追尾擦撞等安全事故,培养学生的“限界”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上述课程思政案例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不惜牺牲生命守护国家的奉献精神。
本章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及空间感,在教学设计上专业知识可通过模型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其中关于线路平纵断面部分知识则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数学知识,课中通过教师发布的低阶设计任务,以团队的形式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如何为乘客提供方便、安全、舒适、清洁的乘车环境。通过发布车站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在讲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我国港珠澳大桥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伟大创造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
202204102141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双高”建设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思政建设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