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诸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9期 本文字数:2819
[摘 要] 如今,,不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放在首位,因此不少中职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实行“产教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模式,并在创新思想指导下进一步研究,分析学校应当如何顺应当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培养“专业性”+“职业性”的高素质人才。当前情况下,不少学校在改革教学模式过程中,把提高公司智能管理水平、培养与之相匹配的职业工作者摆在重要位置。以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高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为例,重点研究产教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背景及目标,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带来借鉴经验。[关 键 词] 产教融合;五年高职;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126-03
产教融合是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开发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职业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产教融合趋势的逐步深入,五年高职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核心素养提升与职业素养提升的空间。图像处理课程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开设效率很高有利于学生更加便捷地融入社会中。岗位要求融入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专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创新创业综合技能、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课程资源协同开发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转变教育思路,抓住时代发展机遇,以此来形成工学结合的“共育共建共成长”人才培养模式,凸显高职图像处理课程的特色化教育价值。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五年高职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与创新,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主要场所,需要加快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挖掘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潜力。中职学校职业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顺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表现,与此同时,国家对更高素质、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结合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可以了解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其作为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1]。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离不开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和特色教育应该站在课程教学基础上推动产教融合课程的开发与渗透。
中职学校五年高职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探索涉及范围广泛,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变化,图像处理课程的模式教学也是顺应当下课程教学与社会实际的需求,凸显出图像处理专业课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改革与研究都有一定的必要性。对于五年高职图像处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站在教学内容和岗位上,对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前进方向,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和企业合作、课程评价与教学质量相融合的趋势,进而实现互融互通。图像处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作为中职学校五年高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设计学习的基础,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也应该加强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完善职业能力。产教融合能够培养五年高职学生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五年高职课程发展的必经之路[2]。现代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指出,产教深度融合与职业教育互通,推动职业教育形成特色、终身教育的观念,在课程模式的探索中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
二、五年高职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目前,五年高职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授课上,以微课资源辅助专业课堂,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忽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技术操作中水平低下。传统教学模式中高职教师很难将课堂搬进工厂,课堂上所开展的实践效果甚微,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表现出产教融合的教育优势,导致专业课程结构和岗位需求难以衔接,同时课程环节设计十分落后,导致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容出现交叉重复的问题,教师授课内容及模式上的落后,导致“产教不融合”[3]。五年高职学校教育明显落后于产业发展,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学校目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图像处理课程和技术开发过程中,企业对五年高职学生的技术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但是高职学校的教学和人才现状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高职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观念与目标存在模糊,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注重对教学能力及课程的开发,但是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也是五年高职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滞后性所导致的。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五年高职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举措
(一)加强对图像处理专业课程结构和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的完善
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创新,在产教模块化的育人模式下,对图像处理课程提出新的要求,在实践性的育人模式中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因此,高职学校需要加快推进产教融合与创新,在产教融合的發展过程中,能够推动教师职责的明确及任务的进展,还可以为图像处理课程专业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产教融合教育的创新能够帮助高职教师更加全面高效地对学生实践加以指导,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同时还可以完善专业结构和职业分类的教育内容[4]。在此基础上推动融合教育变革,更加高效性地满足企业职业需求,以此来实现工作任务的对接。育人平台以及产教一体化建设为育人模式的平台运行带来实践经验;确保课程教育体系,探索双赢合作路径,注重专业技能系统培养,兼顾学生专业个性发展,实现育人“双主体”。高职院校和图像处理的就业机构合作开设“现代学徒制班”,探索建立“校中厂”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贯彻落实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使产教融合得以落到实处。产教与院校之间的相互牵制,还会直接影响实践效果与平台运行[5]。由此可见,学生积极参与到产教一体化的融合创新实践中,在保障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为教育课程育人模式的变革带来新的发展思路,要加强对专业性以及双创交融课程体系的建设,使原有产教研融合课程体系重新修订,在图像处理课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案中融入产教融合背景的内容,积极构建具有素质特色的融合育人体系。
202204102143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产教融合背景下五年高职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的研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