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冰清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6期 本文字数:2869
[摘 要] 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日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而培养社会文化能力主要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所谓的文化导入,指的是在语言教学之中引入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使语言教学融入社会文化之中,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结合高校日语教学经验,围绕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文化导入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关 键 词] 日语教学;文化导入;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085-03
一、何为文化导入
文化导入也被称为“文化移入”,1978年John. H. Schumann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化导入这一概念。他认为文化导入的程度大小可以决定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失败,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建构了“文化导入模式”。这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建立了理论基础。在我国,文化导入一词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赵贤洲在1989年发表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一文中率先提出了文化导入这一概念。杨国燕则将外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分为与词汇相关的文化、与文章相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相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陈光磊将外语教育中文化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即语言构成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这些对我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导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要想研究文化导入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以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铃木孝夫在《语言和文化》中写道:“所谓文化,指的就是从支配人类的行动的各项原理中除去本能的、与生俱来的东西之后留下的具有传承性的、强制性的规则。”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从广义上讲,一方面文化对人类的语言系统、语言思维、语言学习有着全方位的影响,文化的传授和传播依靠语言,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又影响着文化。另一方面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包含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行为原则。语言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现象,它满足了人类创造文化、表现文化、改进文化的需要,因此具有生命力。它随着社会或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总而言之,文化包括语言并对语言产生影响并起到制约的作用,语言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由使用它的文化圈创造出来的“结果物”,同时语言也是其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文化和语言是无限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无法明确区分的。语言有交际的作用,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渗透和表现在语言交流中。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审美意识、世界观等文化要素通过本民族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语言的构造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语言的使用也应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
厘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之后,我们再进一步探讨日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的内容。日语教师在教授日语知识的同时,教授与日本相关的社会背景、表现习惯、生活方式等文化知识的过程叫作文化导入。其内容是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行动方式、习惯、日本人的意识构造、日本的社会构造等,具体来说包括日语的词汇文化、语言文化和非语言文化。从广义上讲,日语课堂文化导入的内容是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从狭义上说,导入的文化内容主要是交际文化。具体来说,交际文化分为与语言行为相关的文化和非语言行为相关的文化。所谓语言行为,并不是从语言的作用、对事实的描写和记述等方面来理解,而是从命令、约定等行为的执行等方面来理解,例如,祝福语、日常的问候、初次见面的问候、再会的问候等。日本人在日常交往中,注重协调关系,在意他人的评价。另外,他们一般都很客气,多用暧昧的表达、附和的话语和敬语。因此,日本人在交流的时候,能够微妙地把握到对方的心理,推测对方的想法。例如,别人拜托你做什么事情而你又想要拒绝的时候,一般不会直接说“不行”或者“办不到”,取而代之的是“请让我稍微考虑一下”,或者“最近有点忙”……委婉的表达。因此,在日语教学现场,教师在教授词汇的含义和语法结构时,有必要分析日语这种语言的结构、含义,并找出其中隐含的文化内容,把文化背景和文化规约解释给日语学习者。
二、高校日语课堂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从语言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为了获取简单的日语交流能力,首先需要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文字、词汇、语法等)。而为了达到用日语进行顺畅交流的目的,对日本文化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相关的日语听说训练,那么日语学习者基本上可以与日本人顺畅沟通。
日语本身作为日本文化一部分,可以体现日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自然观念、人际关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等。日语学习者如果不理解日语中的文化,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日语。学习日语是遇见不同文化、理解不同文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只把它看作是与不同文化简单交流的过程,则无法把握日语的真谛,无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日语教师教授日语时,既应该教授知识文化,又应该导入交际文化。从日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交际文化的重要性尚未被充分认识。而交际文化是引起“文化干扰”和“文化错误”的直接原因,“文化干扰”和“文化错误”又是日语学习者在运用日语时经常会遇到的障碍。那么,什么是“文化干扰”和“文化错误”,它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又发挥着怎样的负面作用呢?
身處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中的人们,在沟通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解,但人们在使用母语交流时,却几乎没有因文化干扰的原因而导致沟通不畅的现象,而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时候却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用语言交流的双方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生活,所以容易用本国的文化标准来评价对方的语言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干扰就会使交流不能顺利进行,甚至导致交流失败。孙成岗在《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一文中提出,所谓的文化干扰现象,就是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按照本国的思维习惯,,生搬硬套母语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妨碍交流或导致交流失败的现象。它有三个基本特征:(1)非语言运用能力本身的不足。(2)套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3)缺乏对象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例如,日语中“あなた”这个单词译为“你”或者“您”,但是日本人一般只在恋人或者夫妇之间使用,对于日语初学者来说,如果随便使用“あなた”这个词的话,就会让对方产生误解。
202204172052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