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伊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6期 本文字数:2630
[摘 要] 医学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良莠不齐,除去个人能力因素,更多的原因可归结于医学院课程设置问题。因此,研究机能学实验中“三大学科”的实验教学开课顺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设计机能学实验教学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并分阶段设定实验教学目标,提出了符合学生学习认知习惯的开课顺序安排。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以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为顺序的实验教学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关 键 词]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顺序;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091-03
医学科技的发展使很多医学教学者意识到,实践对医学生来说是能够快速进步和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而习得这项技能的实验教学,在以往的教学内容中并不受重视。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理论付诸实践是必然结果,,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实验教学逐渐成为医学院教学的重点发展对象。实验教学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之间的重要桥梁,实验课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够给学生更强烈的感官感受,也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理解理论,促进深入学习与研究。对医学生来说,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基本的病理诊断,都需要真正的可操作能力[1]。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实验课的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实验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实验课的内容和方法需进一步改进。
基础医学是每一位医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为之后学习的重要奠基。现阶段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整体流程设计以及思维的缜密性,同时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程度和创新能力。医生绝不是机械性读书、背书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除了掌握最基本的理论和技术之外,医学生还应该具备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以此来应对千差万别的病人情况[2]。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进行培养。机能学实验中包含多门学科知识,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如何安排才能使学生接受最大化,则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机能实验学中实验教学必要性研究
传统实验教學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其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在已有知识体系基础上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而机能实验学教学的实施程序以多学科、融合式的综合实验为主要内容,配合创新性的实验与病例讨论,以充分体现医学机能课的本质和教学目标,将医学机能实验教学课程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学生,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课程内容整合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3]。医学机能实验课保留了经典的实验,综合了系统性实验,增加了创新性实验,加大了病例讨论的学时和复杂程度,使学生的思路得以拓展。因此,医学机能实验课不是对传统实验的否定,而是以现代教育培养目标为标准对其进行优化、重组和提高,使其更加符合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方面各学科之间所设置的课程内容或课程涉及的实验手段出现不必要的重叠。另一方面则由于相互脱节,从而出现内容、培训方式方法以及技能培养等各方面的疏漏。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以验证理论教学为主,较难形成具有特色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造成实验技术人员业务知识面窄,掌握的实验技术较简单,而且简单的重复教学导致内容枯燥,课程含金量下降,容易造成实验人才的大量流失,严重制约了跨世纪的实验技术队伍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在医学课程设置中,加强机能学实验教学势在必行,而且机能学实验中针对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实验需要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同一实验安排中充分研究机体各种生理活动及其规律、病理生理改变、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规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体验机体的致病与医治过程,实现对课本知识的实例见闻和深刻掌握。
二、“三大学科”实验教学顺序方案
(一)“三大学科”内涵探究
众所周知,机能学实验的“三大学科”是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学的实验部分整合内容,涵盖了机体生理反应、药理对症施治和病理本源分析,是医学专业的知识体系构成基础之一。需要研究的就是在符合上文课程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安排三个学科之间的实验教学先后顺序,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先要研究每一门科目的内在含义。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作为生命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微观性、实验性等特点。抽象性:与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不同,动物生理学中的许多概念、学说和理论都是非常抽象的,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将其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同时更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4];系统性:本课程主要研究人体生理学的系统,各章内容既相对独立,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微观性:现代生理学已经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内部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生理学向微观的方向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实验性:纵观生理学的发展历史,所有生理学机制的揭示、理论的形成,甚至整个学科发展都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和观察的基础上的。
病理学吸收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知识来解释人体各部分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而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病理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实践性,学好实验课内容,对于理解和掌握病理学尤为重要[5]。对医学生来说,学习病理学要注意形态与机能、局部与整体、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病理医生将扎实的病理学知识应用于每个病例的诊治中就容易解惑释疑。病理学让学生从细胞水平认识细胞的本质,它对现代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02204172052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机能学实验“三大学科”实验教学开课顺序效果论证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