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婷婷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本文字数:2678
[摘 要] 簡要概述了课程思政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实践内容与原则,并探讨了课程思政实践带来的加强素质教育、增强思政修养、转变学习观念的意义,重点分析了高校外语教学中进行的利用思政深入课堂、结合思政案例教学、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的课程思政实践,并提出采取加强教学资源利用、制定合理评价机制、提高教师教学素质以及推进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措施,以加强课程思政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高校外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3-0112-03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高校要加强引导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其能够在外语课堂上提升思想道德。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国家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方针,各大高校也在外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以响应国家号召。
一、课程思政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实践概述
为响应课程思政的号召,各大高校积极进行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尝试。而外语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探寻两者之间融合发展的路径并进行实践研究是新时代下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让思政教育更快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高校外语教学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外语教学课程中。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全过程实践。不同的课程包含的思政要素不相同。因此,外语教学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外语课程中特有的思政因素,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各个阶段出现不同的思政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其次是全方位实践。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之下,外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外语课程中的隐含思政作用,结合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全方位地教育学生,在课堂各个环节融入思政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对自身思想修为积极进行提高。最后是全成员实践。开展外语教学活动需要考虑专业所有学生,需要全体成员积极加入思政教育的队伍,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关注,通过自身的思想与行动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影响。
二、课程思政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一)加强素质教育
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实践能够充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改革,学生既能学习外语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又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校的日语教材中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在进行词汇学习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学习用日语词汇组成具有思政意义的语句,赋予其更多的精神含义,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在进行节日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用日语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让学生将感恩具象化,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得到正确的引导。当前国家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将思政改革融于外语教学中恰好满足了教学要求。
(二)增强思政修养
外语类课程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相较于其他文史类学科比较薄弱,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能够较好地增强学生的思政修养,在课堂中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可以避免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能够增强教育效果。除此之外,思辨能力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学习和成长必备的重要技能,但其内容较为抽象、复杂且多元化,外语教学正好为思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语言文化的思辨能够逐渐上升到整体文化的思辨,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中外语与中文语言的思辨将思辨的能力化为己有。
(三)转变学习观念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在专业上获得成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拥有较好的职业素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在外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确当今社会的用人需求,进而转变学习观念,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思政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一)利用思政深入课堂
由于外语课程难度较大,课堂教学和单独开设思政教育课程比较枯燥,因此为了更好地让思政教育融入外语教学课堂、落实课程思政,教师需要明确思政元素在课堂中的切入点,系统分析外语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障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合情合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外语课程的重点知识,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切合外语课程的专业特点,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在外语课程中的学习能力。仅凭教师做好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结合高校外语教学大纲,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方便教师编写教案。例如日语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学期初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开始之前轮流为全班学生用日语讲述本周发生的国家大事,内容最好与思政相关。还可以在教学之前,用中国传统文化导入课堂内容。通过系统的讲解之后还能够让学生反思,引发学生对道德素质的思索[1]。
(二)结合思政案例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语言类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其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因材施教,结合相关的思政案例进行课堂练习。例如进行日语写作时,既要选取正面的思政案例进行赞扬,又要对反面教材进行批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拥有坚定的信仰,更要指导学生成为正直善良的人。教师应当抓住时事热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获得思想教育,同时又可以锻炼其日语写作能力[2]。
(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手段多元化,积极创新丰富的教学形式辅助思政教育教学。由于思政教育内容十分理论化,因此光靠教师口头讲述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应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则可以帮助学生融入外语思政课堂。例如在课堂中开展辩论小游戏,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教师设置不同的命题,双方学生从各自的角度用日语阐述命题并加以佐证,例如以“物哀文化”为论题,让学生分别从中国与日本的文化理解方式对其进行论述,在巩固日语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其批判性文化思维。
20220503212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课程思政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