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孟迪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本文字数:2642
[摘 要] 词汇教学是当今国际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汉语词汇储备量的多少也是衡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在现代汉语中,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构词单位,但国际中文教学中词汇教学深受“词本位”教学思想的影响。在近代国际中文教学实践中,语素教学法已经被众多学者证明了是有益于帮助汉语学习者快速掌握词汇的教学法。语素教学法从基本的构词单位出发,将音、形、义三者相结合,先教授语素义再过渡到词汇义。通过对语素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对语言学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由此对语素教学法的作用展开进一步研究,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语素教学法的作用进行阐述。[关 键 词] 国际中文;词汇教学;语素教学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3-0118-03
一、引言
在國际中文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板块。众所周知,词汇教学作为进行国际中文教学的基础,在整个教学中起到基础奠定作用。汉语学习者的水平高低与其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以及能否正确运用所学词汇进行沟通密切相关。因此,在国际中文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奠定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同时也能激发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目前的国际中文教学中,汉语词汇教学偏重于汉字结构的讲解,对汉字本身的字义讲解很少。这就导致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只知道词义却不知道语素义的现象。这是因为词语教学注重整词教学,而忽略了引导汉语学习者理解语素义。因此,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字与词的关系建立语素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按照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汉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对所学习的汉语词汇有更加准确的理解。
二、语素教学法研究综述
关于语素教学法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际中文学界便已有学者提出“要充分重视语素这个语言单位”。盛炎在《语言教学原理》中最早提出“语素教学法”,并提倡在教学中应用语素教学法。肖贤彬对语素教学法的概念进行了范围上的缩小,并表示“语素法”的称谓应转变为“语素扩展法”,即在词汇教学中,除了讲练目标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外,还要将词语中的语素加以离析,然后以一定的义项为单位与其他已学或未学的词素再行组合,从而巩固所学词语,包括目标词语和己学词语和扩大新词的学习范围。
关于语素教学法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魏艳玲认为在国际中文词汇教学中要把握语素、字、词结合的教学原则进行语素教学。李如龙、吴茗提出并阐述了国际中文词汇教学的两个原则以及区分频度原则和语素分析原则,并提出应在词汇教学中融入语素教学法,以提高词汇教学效果。
从语素义、词义的关系视角探究语素教学法:赵果认为应通过语义透明度对词汇系统进行分类以及通过语素的匹配能力对词汇系统加以划分,并提出对不同类型的词汇系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钱润池强调了在国际中文课堂中对语素义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在国际中文课堂中进行语素教学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王周炎、卿雪华提议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加入汉语构词法进行,由汉语学习者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来引出双音节词汇与多音节词汇的学习。
三、语素教学法实施依据
(一)语言学依据
在国际中文教学中,语素作为构成词汇的最小语言单位,也是汉语学习者进行词汇记忆的最小单位,因此,进行语素教学是与国际中文的教学特点相匹配的。从构成汉语词汇的特点与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中可以发现,语素教学法是帮助汉语学习者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词汇的最优方法。其中语言学依据如下。
第一,由汉语中语素是构成词汇的基础来看,,大量的语素能够独立成词,这些单音节词使用频率高且表意能力强。例如“树、花、看、吃、跑、鞋”等,这些词在生活中使用频率高,且表意能力与造词能力也很强。扩展来看,汉语词汇中的复合词与附加词也是由语素构成的。因此,进行语素教学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汉语学习者只有对使用频率高的单音节词熟悉后,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理解双音节合成词。
第二,由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出发进行研究,现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词义与语素义往往有重合部分,大部分复音词能够通过对构成该词的语素分析找到其构词依据。从单音词来看,由李如龙、吴茗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节词意与其语素义重合的频率非常高,而构成双音节词汇的语素其原意基本不发生改变。对于附加式合成词,构成其词缀较为集中与固定,且其可分析性较强。例如:以“桌”为后缀组成的词语“餐桌、书桌、茶桌、圆桌、折叠桌、会议桌”等。因此,在国际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语素法进行词汇教学,无疑会大大提高课堂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对构成词汇语素义进行分析是理解词义的基础。
(二)心理学依据
进行语素教学法的研究,离不开对实施语素教学的心理学依据的研究。在当代第二语言教学发展理论中,学习者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等方面,因此,语素教学法的实施离不开认知心理学的支持,而良好的课堂效果也离不开汉语教师对学习者心理的把握。
第一,在国际中文教学中实施语素教学法有助于增强汉语学习者在词汇方面的记忆效果。因此,在国际中文教学中,如何将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词汇的短时记忆有效转化为长时记忆是教师们所重点关注的。在记忆的过程中,人们对记忆材料的记忆程度与人们对记忆材料的加工程度有巨大的关系,加工程度越高的记忆材料相应的记忆程度也就越高。所以,我们认为在国际中文词汇教学中,运用语素教学法对汉语词汇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有助于学生对词汇形成长期记忆。
20220503212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国际中文教学中语素教学法的作用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