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秀霞 张毅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本文字数:2585
[摘 要] 线性系统课程作为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强调基础理论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存在理论性偏强、信息化手段应用不够、学员感觉比较抽象、主动参与意识不足、研究生教学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从实践出发,结合工程应用,加入信息化内容,对专业背景课进行改革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重点从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改革及应用方面给出线性系统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关 键 词] 线性系统;信息化;工程案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3-0115-03
线性系统课程作为控制科学领域硕士研究生一门核心的专业背景学位课,该课程在我校已开设三十多年,目前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及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等专业和方向共同开设,同时也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选修课,是学员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1]。该课程特点是理论性较强且部分原理较为抽象,专业针对性不强,学员普遍感到枯燥、难学,且不会应用。因此,突出应用特色,对研究生学科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信息化改革是非常必要的[2],本文通过研究给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
一、建设网络及信息化资源库,为学员自主探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开发建设内容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为学员学习提供方便的条件。通过自建或精选特色资源,如MOOC、微课、虚拟实验室、图片和视频、相关课程群资源等,便于学员预习和自主学习。结合学员专业建设应用案例库,并设计出让学员能够针对性进行深入探究的题目,便于开展研究性教学,提高学员的自主能动性。建立在线教学系统,便于师生互动,并且可以及时补充前沿知识动态及最新工程应用技术,同时学员检索的论文及分析汇报稿、专题设计报告等,也可充实教学资源,便于合作式探究学习[3]。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依托智慧树平台,建立网络教室。基于网上教室环境,将授课过程设计为依托网络平台的“课前线上任务发布及学员自主学习”“课上现场提问检测及答疑解惑”和“课后总结凝练自主探究”三个阶段。下面以状态反馈知识点为例,给出具体的混合式探究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一)课前线上任务发布及学员自主学习
通过网络教室发布学员的自主学习任务,本次课的课前任务主要包括:登录智慧树平台,对照平台中给出的知识点,学习常用的几种反馈结构、状态反馈的基本概念、状态反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进行极点配置的基本原理;极点配置的方法和步骤。
在学员自主学习结束后,学员通过网络教室在任务发布区提出自己的疑问,给出学习体会,也可以在讨论答疑区讨论相关问题,教员在微信群中给出问卷调查,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学员的相关疑问。下面是提问频率比较高的几个问题。
1.经典控制理论中采用输出反馈,在此主要采用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相比,状态反馈在应用上有什么区别,优点是什么?
2.极点配置时的极点如何选取?
3.常用反馈结构类型及对系统影响只记得结论,不懂其含义是什么。
4.在运算中还存在短板,希望教员能多布置作业题,多加练习。
教员根据学员的反馈,可以了解其学习掌握程度,由此给出课堂需释疑及需解决的问题,以便课堂进行答疑解惑,并针对相关重难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及升华。
(二)课上答疑解惑
通过对知识点测试、复习回顾等方式,,梳理什么是输出反馈、什么是状态反馈、二者之间的区别、状态反馈的优点等问题,使学员深入理解其内涵。随课堂进行,随时为学员答疑解惑。
1.采用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实例,具体分析输出反馈和状态反馈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结合Matlab仿真得出结论,至输入的输出反馈不能任意配置极点,状态反馈可以任意配置极点。
2.设置主导极点时,结合系统的性能,根据主导极点的选择原则配置系统极点的位置。
3.常用反馈结构类型及对系统影响,结合可任意配置极点的证明过程,对加入反馈后对系统的可控可观性影响进行说明。
4.通过课堂对典型例题的计算,指出关键运算步骤,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及实践任务,让学员加强练习。
课堂给出状态反馈的Matlab仿真方法,要求学员结合具体实例,课后进行实验。
(三)课后研究思考
课后,给学员布置案例研究任务,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应用及深入探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消化理解。
如在Matlab仿真环境中,让学员自主完成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控制系統设计、极点配置等问题,并进行数值仿真及分析,理解极点配置的意义,观察反馈前后的控制效果;设置不同的极点位置,观察系统的输出;并给出输出反馈的控制结果,将其与状态反馈的结果进行比较。
将设计过程总结凝练形成报告。研究生汇报专题设计成果,可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将课堂教学设计为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员的个性化培养,实现学和教的共同体。同时把科学研究的思想运用到教学中,学员能动地通过查阅资料、归纳整理等方式,可化被动为主动,自觉消化理解相关知识并进行应用,通过对实践任务的研究,通过教员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掌握解决实际工程中控制问题的方法。激发了学员跃跃欲试的创造欲望,有利于实现学为主体。
20220503212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信息化背景下线性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