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在线投稿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BYOD(自带设备)环境下的多元评价实践研究

2022-05-08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吴卓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4期 本文字数:2462

  [摘           要]  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时代,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应运而生。尝试在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教学中运用BYOD进行多元评价,发现BYOD有利于多元评价的实施,优化了多元评价的方法;凸显了学生评价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体现了教师评价的引导性。但也存在学生手机管理的问题,对多元评价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关    键   词]  BYOD;自带设备;多元评价;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079-03
   在“互聯网+”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飞速发展,正所谓“移动改变世界,移动改变教育”,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已走进职业教育的课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指出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1]。笔者尝试在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的教学中运用BYOD(自带设备)进行多元评价的实践研究。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指人们将电脑、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接入网络进行移动学习或办公的方法。BYOD最先应用于英特尔公司,该公司自从2009年引进BYOD后,年生产率提高了很多[2]。后来,BYOD在各行各业中普及,其中教育领域普及率最高。我国学者也在密切关注自带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研究。我们在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的教学中,运用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在线精品课程,上传微课、课件、电子书、习题等学习资源库。学生利用BYOD自主学习,查阅资料,进行自评、互评;老师利用BYOD进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体系。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校2018级高职护理学生,共312人。学生均为中考统招生。进行随机分组,2、3、6班为实验组,1、4、5班为对照组。实验组154人,对照组158人,两组男生均为12人。比较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中医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第七学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共36学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的教材、授课老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均相同。实验组实施BYOD环境下的多元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1.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登录在线学习平台发布学习通知,发放学习任务单。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看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自测题。学生在学习时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线询问教师,或与其他同学开展讨论。教师上课前从后台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这样上课时更有针对性,更便于查漏补缺。
   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发布任务,学生利用BYOD查询资料,进行主题讨论或是案例分析,通过学习平台进行上传。学生课前完成,上课时教师根据完成情况组织讨论。
   2.课堂学习情况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每学期给出综合评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参与活动的情况,教师利用BYOD给予课堂积分,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言、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课堂中进行分组任务,包括案例讨论、腧穴介绍、中药煎煮指导、中药介绍、中医养生手抄报展示以及点穴、拔罐、刮痧等操作练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和教师利用BYOD进行打分,可将教师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相结合,教师从后台导出相应的成绩。
   3.课后巩固和作业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完成课后作业,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课后巩固。教师从后台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对主观题进行批阅;对于需要订正或修改完善的题目,发回给学生重做。
   4.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包括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
   理论考核方面,教师将试卷发布到学习平台,学生在手机上进行限时答题考试。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由系统直接评分,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等主观题由教师评分。试卷可以设置题目乱序、选项乱序、考试限时等。
   实操考核方面,主要考核腧穴定位、拔罐和刮痧操作,取三项平均分。考核成绩由教师直接打分,以及邀请临床专家、能手参与评价。
   (三)效果评价
   1.满意度评价
   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了解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形成问卷[3],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这6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总分6~30分,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共发放问卷312份,收到有效问卷312份,回收率为100%。
   2.成绩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操考核成绩进行分析。两组考试的内容相同,由同一位任课老师进行评分。

202205072204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BYOD(自带设备)环境下的多元评价实践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498.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3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3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3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3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35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杂志刊号:CN14-1324/G4,ISSN16
  • 新课程杂志2015年论文安排进度
  • 张文栋厅长看望太原科技大学2015级
  • “丹青少年书画大赛”征稿启事P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如何在中国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
  • 怎么样写作出一篇新课程杂志投稿
  • 新课程杂志期刊栏目

最新文章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讨
  • “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高年级作业优化设计方
  • 浅析“双减”政策下小学作业优化设计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 基于“双减”背景下探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 “双减”下探析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减
  • 巧设数学“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 探究“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
  • “双减”背景下探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分
  • 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要点分析
  • 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措施
  • 绘本阅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 快乐朗读
  • 注重学科融合,打造“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体育
  • 利用经典诵读开展低年级学生古诗文教学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如何指引教师高效
  • 提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学术期刊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3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稿件查询
  • 在线投稿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