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晶 梅一宁 王彦 陈双琴 马剑红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6期 本文字数:2614
[摘 要] 目的:探讨助产专业教学中叙事式模拟仿真在助产知识拓展课程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级高职助产学生每班随机抽取3~5名学生,以高度仿真模拟人进行凸人文富思政涵劳动的叙事模拟仿真实验教学,以中文版Jeffries模拟教学设计量表进行教学及总结分析反思。结果:学生对此教学模式97.88%赞成,并对教学过程给出建议与评价,有利于改进与完善叙事模拟仿真教学模拟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关 键 词] 模拟仿真;人文;课程思政;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016-03
传统助产实训教学大多是在模型上教与学,缺乏临床真实情境,而实际临床情境下又容易犯错而导致医患纠纷。故如何在二者间架起桥梁,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灵活的临床应变能力,富有“人文素养”的助产学生对顺利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下,以“拉玛泽呼吸减痛”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三教”改革,,采用叙事式模拟仿真实验进行实训教学,以案例为载体,根据“虚实结合,虚来补实”原则,在模拟人上进行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
在校2019级高职二年级的助产学生3个班,均为高中毕业后入校,学制3年,年龄为(19.27±1.04)岁,前期所学基础及专业课程一致,所取得的成绩差异不显著。在第四学期学习助产知识拓展课程时进行“拉玛泽呼吸减痛”实训开展叙事式高仿真模拟实验教学。
二、研究方法
教师提前一周将拉玛泽呼吸案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点及参考书在职教云课堂的助产知识拓展SPOC课程中发布。讲授完“拉玛泽呼吸减痛”内容后,每个班随机抽取3~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沉浸式临床案例导入,叙事式模拟仿真实验。设组长1名,负责协调总管,自行设计初步临床情景。自由分配角色,助产士一名、家屬一名(丈夫或母亲)、医生一名、巡回一名。其他同学在普通模型上进行同样的指导与练习。课后进行中文版Jeffries模拟教学设计量表问卷发放并进行反思,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实验中学生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对产程中的模拟人进行拉玛泽呼吸减痛指导,并根据模拟人的不同产程阶段及语音做出不同的呼吸方法等应对,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三、结果
通过对Jeffries模拟教学设计量表(见文末)分析可知,68.34%的学生选择“很同意”,37.21%的学生选择“同意”。学生对这次叙事式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应用效果较为满意。第二维度“支持”样本中有77.78%的学生表示“很同意”,第四维度“引导性反馈”有55.55%的学生表示很同意;1、2、3、5维度与4维度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1、2、3、5维度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说明叙事式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准备与支持方面均得到认可,课后反思与反馈效果还有待提升。
四、讨论
(一)模拟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的临床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当今社会已经被诟病。为了尽量使临床操作技能在真实患者身上实践之前都能有模拟教学的反复练习,我校助产专业积极开展模拟教学。模拟教学能制造较为逼真的临床情景,提高学生真实的紧迫性和执行力,增加临床病患的满意度,进而达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国内外都在努力尝试将模拟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完美地融合。Jeffreys设计的模拟教学量表在欧美的模拟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效果应用较广泛并收效较好;中文化后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应用此量表于《助产知识拓展》的拉玛泽呼吸减痛实训内容教学,参加实验的学生皆表示受益匪浅。尤其是教学目标与信息及支持维度,学生获得感强,并能激发主观能动性,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助产知识拓展课程属于助产专业新开发的拓展课程,课时不多但内容较多较杂,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有限的课时掌握更多知识一直在积极探索中。
(二)模拟教学提升人文关怀
叙事教育是使关怀理论落地的一种方式。疾病是一个人生理层面与心灵层面的痛苦。医疗助产技术在躯体层面显现疗效,却难以真正走进患者的心灵层面。叙事护理学以语言、故事、隐喻、情感和信仰介入病患心灵深处,能给他们以安慰,解除心灵深处的痛苦。助产士皆有使人文关怀落地的途径与能力。此实验用故事把学生带入临床情景中,分角色设身处地地在行动中与行动后进行人文关怀。如“我注意到了当时的模拟人会和我们互动,将我们操作过程中缺少与患者沟通的问题暴露出来”;“我会在宫缩消失的时候适当放松,不给孕妇产生紧张情绪,多与孕妇沟通,多一点人文关怀”;“让我知道了助产士的工作并不是我们在校练习时那么轻松”。能让学生在临床工作中,主动倾听患者的故事,并采取各种干预活动产生有益的结果,比单纯情景模拟教学更有模拟人说话内容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性,能提供真实情景,更有利于人文素养的形成。
(三)模拟教学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拉玛泽呼吸减痛”服务时间跨度较大,从怀孕7个月开始一直到整个分娩结束,涉及人员较多,有助产士、患者与丈夫及其他家人,考察了团队协作指导能力。从学生拿到临床案例开始用物准备,与各个角色协调,可以提升学生的体力与脑力劳动,起到劳动育人的效果;提升孕育分娩质量可以提升学生劳动后的成就感。线上线下结合、叙事与模拟仿真结合设计,沉浸式案例导入;以生产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作为主线、融入多种现代化技术的教学能多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强技能、有温度、凸人文”的助产“大国工匠”做出贡献。
202205082116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凸人文富思政涵劳动的叙事模拟教学在助产实操中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