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吴滢 姚斌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6期 本文字数:2693
[摘 要]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工匠”,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将家国情怀、大国工匠等思政元素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有机化学实验;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136-03
从整体角度看,课程思政是一项整体性的工程,需要学校构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格局,通过加强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发挥协同育人的价值,从而在教育全过程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想促进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的有效融合,高校、教师和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合理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高职教育中,旨在全面推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需要围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素养、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技能养成等培养目标进行融合,在教育行动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这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实现技能强国的战略意义和必要内容。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工匠”,课程思政将体现社会发展的价值理性需要的思政教育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工具理性需要的专业教育两者协同,符合“现代工匠”的人才价值内涵与标准,符合学生成才的需要。
一、课程思政融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专业的基础课,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本课程注重基础操作的演示和实验原理的讲解,着力对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规范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内容包括玻璃仪器的选用、安装和拆卸,回流、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重结晶、萃取和抽滤等实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技能。通过开展实验教学,能够降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难度;加深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记忆,强化其对有机化学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的认知;还能使其形成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和素养,促进学生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发展。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各方面的安全知识,使用较为广泛的是溶剂和有机试剂,这些物质往往带有一定的毒性,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如有毒试剂有硝基苯、氰化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磷化物等;易燃溶剂包含乙醚、乙醇、丙酮、苯及石油醚等;易爆的药品或气体有苦味酸、氢气、乙炔等;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有浓盐酸、苛性钠、苛性钾、溴等。若未采取恰当的操作方式,容易出现中毒、着火、烧伤等事故。同时,有机实验的仪器原材料为玻璃,若不能谨慎处理,则会出现仪器损坏、人员割伤等现象。所以,在开展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时,必须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导致产生事故的原因,往往是麻痹大意、操作流程不当、不熟悉仪器和药品等。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集中精力、遵守操作规范、坚守岗位,促使其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在实验环节,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严谨地处理实验数据,不断进行反思,及时发现实验异常情况,并对出现原因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实验记录是支持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能否准确地分析实验结果,取决于实验记录的好坏。所以,必须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处理实验中产生的数据、现象,,尤其是以下内容:(1)加入原料的量、顺序、颜色。(2)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液颜色的变化、有无沉淀及气体出现。(3)产品的量、颜色、熔点、沸点和折光等数据,要及时并真实地记录。在记录相关现象时,必须确保与实验操作对应。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永攀科学高峰、探索未知的责任感、使命感。
另外,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可以运用实验室器材进行有机药物的人工合成,更好地帮助人们保持健康。但是若采用有机化学知识开展违法犯罪类活动,则会受到法律制裁。所以,将思政教育融入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显得十分重要,必须注重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人才。
二、课程思政融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途径与实践
深挖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接受专业化教育的同时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做好课程思政与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坚持学习拓宽视野
在加快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建设是主要阵地,教师扮演着主要角色,课堂教学则是主要渠道。要想顺利达成课程思政目标,必须不断挖掘、提炼思政育人素材。因此,教师要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对个人知识进行拓展,另外应对专业精神和专业使命有正确的理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修养,紧扣教学内容,采用点对点的方式挖掘提炼思政教育素材。教师情怀决定课程思政的温度。思政教学是铸魂育人的工作,是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家国情怀、仁爱情怀、传道情怀,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课堂上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
(二)坚持知识价值同行
课程思政并非是刻意改变专业课程的本质属性,也不是直接将思政课模式照搬到所有课程中,而是要从德育角度发挥课程价值,对专业课程的德育进行挖掘,做到知识能力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知识能力与价值引领相互促进,在注重课程育人效果的同时更要注重科学理论的原汁原味。一些教师认为实施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因此一味地增加教学内容,实则加重了教学负担。要排除这种干扰,要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实施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增加教学内容,而是要深化课程内容的认知,自觉、主动地把课程中具有教育性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避免在教学中生搬硬套、生拉硬扯,为思政而思政,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20220515220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