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钟娈娈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6期 本文字数:2513
[摘 要] 生物化学较为抽象,在医学专业中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动态生物化学即人体的新陈代谢错综复杂,分子结构多种多样,化学反应繁多,结合多种方法比如比喻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联系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绘制思维导图、融合思政元素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帮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让知识更容易理解。[关 键 词] 动态生物化学;比喻教学法;联系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151-03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且又抽象难懂的医学基础学科。本门课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静态生物化学,研究人体的分子组成;动态生物化学,研究新陈代谢;功能生物化学,研究肝功能;遗传信息的表达。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动态生物化学即新陈代谢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进行探究和总结。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定位是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等,理应知道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是如何进行的,新陈代谢应该保持动态平衡,如果新陈代谢发生异常轻则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的会引起疾病甚至导致死亡。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者相辅相成,能量代谢伴随着物质代谢。因此,新陈代谢错综复杂,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然而授课时间并不是连续的,很可能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1]。作為本课程的教师,必须思考生物化学中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及时总结经验。笔者凭借多年的生物化学教学经验,发现比喻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都是学生青睐的教学手段,能使书本上枯燥的文字、结构、反应以图片、视频呈现或者以自身比较熟悉的事物类比,甚至通过游戏自身模拟分子或者反应,既能使学生对知识点更加容易理解,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成为真正的学习主导者。联系教学法、绘制思维导图能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透彻,对知识点进一步梳理和巩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融合思政元素是在当前特殊时期和课程思政大背景下较好的手段。
一、比喻教学法
(一)糖代谢
糖是为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食物中的糖类消化成单糖之后吸收入血,主要是葡萄糖,平时我们说的血糖指的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在教学中,可以将血糖比作手头流通的现金,一般都维持在某动态范围内平衡,氧化分解代谢途径就好比是“花钱”,会降低血糖,补充血糖的主要来源则是食物。当手头的现金过多时,我们通常会去存钱(即糖原的合成,使血糖降低),手头的现金过少时,则会从银行取钱(即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如果银行里的存额不及时补充而又被取完了,则需要靠赚钱来使手头的现金或者银行存额增加(即糖异生,使血糖升高)。总之,“花钱”“存钱”“取钱”“赚钱”都是围绕调整手头现金的多少。氧化分解代谢途径好比是“花钱”,糖原的合成好比是“存钱”,糖原的分解好比是“取钱”,糖异生好比是“赚钱”,这些代谢反应都是以血糖为中心,调节血糖的浓度,使其在动态范围内维持平衡。
糖尿病的病理基础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甚至缺乏(Ⅰ型糖尿病)或者胰岛素受体病变(Ⅱ型糖尿病)导致葡萄糖利用率降低,使葡萄糖无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从而在血液中堆积起来使血糖升高。我们可以将细胞比作“教室”,细胞膜是“墙”,细胞膜上的通道是“门”。胰岛素比作“钥匙”,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比作“锁”,当钥匙(胰岛素)被破坏、缺失(Ⅰ型糖尿病,胰岛素细胞由于免疫系统紊乱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不能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不能打开门(即细胞膜上的通道),或者锁坏掉了(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正常,但是胰岛素受体病变),正常的钥匙也不能打开门,,同学们不能通过门进入教室(葡萄糖不能穿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进入细胞,因此细胞不能获得葡萄糖供能,葡萄糖堆积在血液中浓度升高)。
(二)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这一内容不仅仅是脂类代谢的内容,它作为肝脏往外输出能源的物质,它和糖类代谢的关系很密切,意义非常重要。酮体只能在肝脏以乙酰CoA作为原料生成,但是不在肝脏利用,而是进入血液运输到心、脑、肾、骨骼肌等组织器官利用,因为只有肝脏中有生成酮体的酶,肝脏中没有利用酮体的酶,心、脑、肾、骨骼肌等组织器官中有利用酮体的酶。
在教学中,可以将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比喻成学生熟悉的“网购”。乙酰CoA好比是需要购买的“产品”,它的功能是进入三羧酸循环提供能量。心、肾、脑、骨骼肌好比是“买家”,当长期饥饿或者糖尿病严重时,此时心、肾、脑、骨骼肌等缺少葡萄糖或者葡萄糖利用率低导致能量供应不上,尤其是大脑的能量主要由葡萄糖提供,那么乙酰CoA从哪里获得需要乙酰CoA?乙酰CoA在肝脏中“包装”成酮体,所以酮体好比是“包裹”,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就好比是不同形式的“包裹”。“包裹”是在“卖家”这里包装完成,而肝脏就是唯一的生成酮体的“卖家”。血液是人体最大的“快递公司”,负责运输,将“包裹”运输到“买家”手中。在“卖家”肝脏包装进去的是乙酰CoA,在“买家”心、肾、脑、骨骼肌等组织器官才能“拆包裹”,将酮体又分解为乙酰CoA,再为这些组织器官提供能量。这样的比喻能够很形象地解释酮体的生成和利用过程,也突出了特殊要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将酮体生成和利用的意义巧妙结合进来。
20220515220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医学动态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方法探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