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莹 刘春英 王哲 井欢 高原 潘茜 于丹 于宁 牟其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5期 本文字数:2575
[摘 要]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医学体系中是承接基础和临床的枢纽,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有力工具。但是,本课程在中医院校的教学难度较大,究其原因,学生内驱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学团队从“重视第一堂课的价值引领及专业引领作用、借助超星平台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三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内驱力和学习兴趣,以期提高教学实效性,为临床输送高素质的护理职业者。[关 键 词] 内驱力;学习兴趣;教学改革;中医院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5-0025-0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医学体系中承接基础和临床的枢纽,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有力工具。在中医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必修课,具有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难于理解等特点。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难度较大,究其原因,学生内驱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的内驱力并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具实效性?这是亟须广大中医院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师思考及探索的问题。本文就此对近年来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做一简要总结,为相关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重视第一堂课的价值引领及专业引领作用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密切相关,教师应充分重视第一堂课的价值引领及专业引领作用,精心做好教学设计,认真实施教学活动。绪论作为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中要着重强调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做好价值引领和专业引领,提升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一)学科内涵的引领作用
介绍学科内涵时可导入胃癌患者完整的临床诊疗案例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金标准,也是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和护理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例如通过患者的病理切片确诊为胃癌,术中发现患者已发生多处转移时,向学生讲解手术治疗已不适用于该患者,并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和患者的需求,建立人文关怀的职业理念。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人文关怀是护理职业精神的精髓,应尊重患者生命,尊重患者需求,耐心倾听和劝慰,使人文关怀的理念扎根于学生心灵,并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逐渐演变为非常自在的职业本能[1]。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理解学科内涵,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内驱力。
(二)研究方法的引领作用
介绍研究方法中的“尸体剖检”时,引入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七字遗书“我的遗体捐国家”案例。尸体剖检在病理学的所有研究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为某些新发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然而,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尸体剖检必需的遗体捐献并未被大众所接受,不利于疾病的研究。恰逢2020年4月,我国新闻媒体报道了一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留下了七字遗书——我的遗体捐国家。教师以此为契机,围绕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临床护理职业需求、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以尸体剖检为切入点,将新冠肺炎、临终护理、遗体捐献融入其中,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尸体剖检病理知识的理解,加强了感恩意识以及作为人类健康守护者的职业感悟,并進一步内化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深刻理解和急切需求,有助于提升学习内驱力。
(三)发展简史的引领作用
介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时,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探索过程。例如将希波克拉底、莫尔加尼、魏尔啸等西方医学家对病理学的研究串成故事,并将唯物主义精神、创新思维和中医学对本学科发展的贡献融入其中,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西医专业知识、拓展了思维模式,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中医文化熏陶和思想政治教育。此外,以直观的图片和动画形式将液体—器官—细胞—免疫—分子—遗传—定量—数字病理学的研究过程联系起来演示给学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打破学科界限后,新兴学科、新兴技术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增加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渴望。
二、借助超星平台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既往,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实效性不强。通过引入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与互联网的优势完美结合,既能使学习氛围更活跃,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能扩大教育内涵和教育格局[2-3]。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可以在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提前向学生开放带有问题导向的预习资料,学生带着兴趣、疑问和思考提前预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引入典型的临床案例及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通的抢答、讨论等方式分析案例,并结合板书和多媒体进行总结和精讲强化。课后,学生完成学习通内的作业,并利用MOOC、CNKI等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疑难问题可随时在学习通内答疑解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学全程中都有互动,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不仅促进了学习内驱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加深理解、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
三、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学生对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兴趣,有可能驱动其积极努力地学习。因此,若能将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结合起来,并通过比喻法、案例法等激发学生兴趣,能促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动、快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教”与“学”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205152212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提升内驱力和学习兴趣的高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