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利华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7期 本文字数:2569
[摘 要]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的,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因其特殊性使它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政治导向、道德导向、价值导向功能,有利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进而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不佳、实效性不强的现状。通过阐述红色资源的内涵和价值,分析当前红色资源应用的现状,总结红色资源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红色资源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径,以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关 键 词] 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7-0001-03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其价值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人民创造的,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1]。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革命奋斗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体表现为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革命遗址和革命精神。其中蕴含着艰苦奋斗、团结进取、顽强拼搏、坚定信念等优秀革命精神,甘于奉献、敢于创新的高贵品格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首先,政治导向功能。红色资源天生具有政治性,因为它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及革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与党的艰苦奋斗史紧密相关,同时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结合。1978 年,邓小平曾指出:“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的必须是正确的政治方向。”[2]。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资源非常必要,它既有利于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大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的奋斗史,明白当今的和平来之不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形成正确的“三观”,激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道德导向功能。红色资源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党的艰苦奋斗史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学素材,先辈们身上那种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不屈不挠、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坚定爱国的品格犹如一束耀眼的光芒激励和鞭策着当代大学生,使其内心受到触动,灵魂得以升华,追随学习榜样,将榜样力量内化为自身前进的动力,身体力行将中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最后,价值导向功能。人们的价值取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多变性,行为方式也更趋于散漫。而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的他们体力非常充沛,思维极其活跃,渴望展示自我,但其思想认知水平还不健全,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误入迷途,因此,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引和引导非常重要且必要。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三观”,也有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养成。
二、红色资源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思政课发挥育人作用,而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红色资源的应用形式单一、价值挖掘不充分,应用效果不佳的现象,导致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红色资源的应用形式较为单一
近年来,高校不断探索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其教学方式陈旧致使教学效果不明显。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虽运用了现代技术手段,旨在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但教学方式仍然陈旧,主要以“填鸭式”为主,在讲解红色理论知识点时,仅局限于对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的简单罗列,本来生动灵活的先进事迹不能完美地向学生展现,课堂以滔滔不绝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枯燥乏味,知识抽象无趣。实践教学方面,近年来高校虽进行了探索,但对红色资源的利用方式也较为单一,实践教学仅限于参观红色文化遗址、博物馆、名人故居、校史馆,清明节祭拜清扫烈士陵园、观看红色电影、听相关报告会等,途径单一且缺乏创新,再者这类实践活动往往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多流于
形式。
(二)红色资源的应用价值挖掘不充分
学生方面,当今的大学生身处和平年代,对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必然联系等缺乏认识,对红色资源的学习缺少热情,缺乏主动探索红色资源中育人意义的动力。即便部分学生对红色电影、红色文化主题晚会感兴趣,也往往抱着娱乐的目的参与其中,这使得红色资源的价值导向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方面,受诸多因素影响,专业课教师普遍缺乏课程思政意识,同时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以至在专业课教学中对思政元素挖掘不够,甚至部分思政课教师也不重视红色资源教育价值的挖掘,对此类红色教育基地的了解和研究不足,情感投入较少,无法准确地将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学生,很难使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引发共情,教学效果差。
(三)红色资源的应用效果不够理想
当今社会,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生最关注的是就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重视相关职业技能的习得,一些大学生认为思政课这种理论性强的课程是无用的,对所学知识缺乏热情,使得教学效果差。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也造成红色文化传播缺乏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关于红色文化学习和宣传的平台也相对较少,这些均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
202205262215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