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在线投稿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新课程杂志22年8月版面收稿中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讨

2022-06-07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李顺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7期 本文字数:2828

  [摘           要]  思政课是大学生群体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社会责任感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但基于个体认知、成长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自我意识强、奉献精神匮乏、知行不一等问题仍存在。高校思政课应利用好课程性质及内容上的独特优势,借助把握教师角色认同、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组织社会实践、丰富教学内容等举措来落实好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学任务。
  [关    键   词]  大学教育;思政课程;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7-0148-03
   大学生群体肩负着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与我国未来的发展质量挂钩。因此,高校思政课应将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作為课程开展的重要抓手,将这项工作的建设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培养大学生群体责任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高校思政教师应迎合党中央的精神指示推动课程教育,对此展开具体探索。
   一、借助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分析
   (一)基于教育部的根本要求
   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针对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展开研究,这对各教育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在关于责任担当部分的阐述中提出学生应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及国际理解三个方面达到要求,其中包含对自己及他人负责、崇尚平等自由、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提升国家认同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内容。思政课是各高校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各高校需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指引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思想方向迈进,促使其在学习感悟中体会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借助思政活动来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群体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基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
   社会责任感是与价值观所紧密相关的,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与其价值观息息相关。借助思政课来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提升其道德修养、促使其得以长远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因此,新时期的各高校必须正视增强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利用思政课的德育性质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指引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各高校思政教师应合理规划课程,确保学生能在思政课中接受到良好的熏陶,能逐步提升政治认同感及国家自豪感。大学生群体应具备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应借助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指引实践活动。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对我国整体社会文明建设程度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1]。总之,借助思政课来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基于新时期的社会使命
   大学生群体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持续深化预示着大学生群体在促进我国社会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预示着大学生已成为现今时代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这也意味着大学生群体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加大面向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教育力度,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步伐才能得以加快。借助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是促使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的根本途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始终将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维护民族团结及社会安定平稳方面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将“追梦人”及“圆梦人”的责任履行好。各高校思政教师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怎样培养大学生、为谁培养大学生”这些根本问题来设计教学内容,切实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确保其能够自觉树立为国家的富强、和谐及人民的安居乐业而生生不息奋斗的伟大理想信念,积极投入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伟大征程之中[2]。
   二、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表现分析
   近年来,国家及社会各界对培养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呈持续增强趋势,但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甚至缺失的状况还是存在的。
   (一)缺乏社会关怀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其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发展方面的重视度较高,能够清晰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十分重视个人获得感的满足,但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的弊端就是社会关怀意识严重匮乏。一些大学生集体荣誉感较为淡薄,对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始终保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集体荣誉感和正义感都较为匮乏。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大学生对智能化、电子化设备的依赖感越来越强,相关调查显示,现今大学生的大部分闲暇时间都花在网购、游戏、娱乐软件上,其对自我愉悦感满足的需求愈发突出,对国家大事却漠不关心。他们往往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极少关注国家政治生活,这就使他们显示出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大局意识和公民意识都较为欠缺,政治认同感也越来越低,自然也就无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二)缺乏集体奉献精神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社会的年轻人都将生活重心放在了工作及提升自我等方面,完全无暇顾及他人的生活,这种社会氛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价值选择。一些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拿高分及评优评奖,并未注重自身综合素养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选择学习内容时也会更加倾向于占高学分的专业课程,对思政等公共课的学习仅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这些大学生将大学生活看作是人生中的必然经历,是获得理想工作的阶梯,对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关注度不足。此外,虽然各高校都会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大多大学生都是在学校及社团组织的强制要求下才参与的,参加志愿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附加分。而在未来就业时他们也会倾向于高薪且体面的工作,极少会有大学生自愿投入偏远地区的建设中,人才分布的不均衡化最终将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3]。

gzslib202206062220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598.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15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3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2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1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0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书法注册教师培训开班通告【中国
  • 现代职业教育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 《新课程》杂志新版封面预览
  • 关于做好2015年度高校副教授评审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格式说明
  • 《新课程学习》征稿启事
  • 《新课程学习》简介及《新课程学
  • 《新课程》杂志刊号信息、《新课

最新文章

  • 从张桂梅教学实践探索立德树人语境下当代教育
  • 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 医学高等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研
  • 互联网背景下关于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模式的思
  • 新媒体视域下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4期作者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3期目录
  • 现代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
  • 新媒体交互绘本对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
  •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风险与优化
  • 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建构路径
  •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微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3期作者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2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2年21期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22期作者目录
  • 信息化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 新商科背景下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探析
  • “1+X”证书制度下护理高水平专业群育训结合的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学术期刊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启迪杂志 | 天府数学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1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稿件查询
  • 在线投稿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