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钱涵玮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8期 本文字数:2663
[摘 要] 百万扩招政策对高职院校如何面向多层次化生源开展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百万扩招政策形势下,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掌握社招学生的学情特点,从建立机制保障,优化思政顶层设计;善用网络资源,拓宽思政育人阵地;巧用企业平台,促进校企思政协同育人;挖掘特色思政课堂,建立“思政学分制”四个方面探索社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关 键 词] 百万扩招;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8-0004-03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高职百万扩招”的目标,将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向又一新的历史阶段。不难看出,为推动高职百万扩招政策真正实现“落地、生根、发芽”,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多项举措,全力保障政策推进。2021年6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高职扩招工作应落实“质量型扩招”要求,严把入口关,抓好教学质量。这对扩招工作的质量提出了高要求。通知中特别强调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领,开齐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1]。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将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它是教育的本源,是育人的根基,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百万扩招后社招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环节,坚持以德为先、德技并兼的培养原则,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社招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社招学生以企业员工、退伍军人、农民工等为主,个人素养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贯穿整个学生的教育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定位、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相融合,注重培养社招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要义。
(二)开展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百万扩招这一招生政策的推出,表明了国家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信心和决心,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对社招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教育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开创思政教育新阵地。
(三)开展思政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然追求
目前,我国制造行业特别是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缺口大,需求度高。[2]因此,在高职社招学生中开展思政教育,既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特别是技能人才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心理素质等,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梦想的技能人才,有利于推进我们党教育事业的“再创业”。
二、社招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系统的思政课程体系
目前,在社招学生中开展思政教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思政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主要沿用高职传统招收学生的思政课程标准,甚至直接将高职思政课程运用于社招学生的思政课程教学中,缺乏适合社招学生特征的思政课程体系。
由于社招学生的背景、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更加多元化[3],在没有做好一定的调查研究、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直接将高职的思政课程运用于社招学生的思政教学中,会造成学生不理解、不消化、不适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思政育人的成效降低,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更无从谈起。此外,思政课程与社招学生从事的岗位联系不强,甚至存在脱节现象,容易造成社招学生思政课程“两张皮”的现象。
(二)社招思政队伍薄弱
高职院校现有的思政教师队伍面对的授课对象一直以来都是来自高中或中职毕业的学生,对学生特点和情况掌握得较好。但高职百万扩招后,在生源多样化的情况下,面向社招学生组建社招思政队伍需尽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形成社招思政教师队伍。社招思政教师队伍并不是单纯地由思政教师或辅导员组成,思政队伍需要对社招专业领域有所了解和熟悉,能将思政元素融入企业文化、岗位技能、专业特色等,强调“社招”属性,彰显社招“元素”。
(三)社招思政教育投入不足
目前,社招思政教育的关注度并不高,大部分高职院校将在校生的思政教育运用到社招生的思政教育中,对如何开展社招生的思政教育挖掘不够深入。有些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社招生培养,社招生的思政教育仍然以企业为主,学校的参与度不足,思政育人的功能不强,学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优势并不明显。此外,社招生思政教育还没有专款专项资金投入,即使高职院校有意愿推进社招思政教育落地落实,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百万扩招下的社招学生思政教育路径
在百万扩招政策红利的支持下,社招生的思政教育既要对味社招生的特点,又要开阔思路,拓宽思政教育的途径,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社招生都受益于思政教育。
(一)建立机制保障,优化思政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应重视社招生的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纳入社招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一年级围绕思政课程,二年级围绕职业素养,三年级围绕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阶梯式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组建一支长期稳定的社招思政队伍,在充分调研社招生的思想现状、思想动态、关注热点、心理需求等基础上,结合社招生特点,探索能让社招学生听得懂、易理解、易接受的思政教育形式,建立社招生思政育人方案,形成社招生的思政教育体系,使社招生的思政教育有难点、有重点、有亮点。
20220606222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扩招视域下的高职社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