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淼 陈中玉 马方 李天景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8期 本文字数:2826
[摘 要] 当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汽车工程材料是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该课程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形成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效应势在必行。从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课程元素的挖掘几个方面探讨了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以期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8-0016-03
一、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明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这份纲要的核心精神旨在要求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具有过硬专业知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要为国家培养有正确价值观且富有民族复兴担当的时代新人。因此,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1]。
汽车工程材料课程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体系中是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涉及汽车制造及运行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材料质量分析、材料组织与性能检测、材料制备与成型等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内容,是指导汽车生产工艺的理论基础,强调实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或者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岗位打下必要的坚实基础。为应对当前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的课程在线平台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团队重新凝练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目标,深度挖掘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收集各种思政教学案例,在组织课堂和校外实践等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爱国精神、责任感、使命感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力求专业知识智育与思想政治德育的融合[2-3]。
二、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课程思政元素凝练不足
目前汽车工程材料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课程思政元素凝练严重不足,未能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凝练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突然从知识点讲解切换到思政内容,让学生对课程思政摸不着头脑,达不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效果。二是教师未将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授课内容上进行重新编排和梳理,只是将课程思政部分与专业知识生硬而机械地对接,导致思政部分和专业知识仍然泾渭分明,两者起不到深度融合效果。三是与本课程知识相关联的其他专业课程使用了同一个课程思政案例,让学生在多门课的课堂上听到的都是同样的思政案例,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在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基础上精心编排和大胆创新思政教学案例,组织好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
(二)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育人合力不足
在以往的教学安排中,学生只有在辅导员或思政课教师的课堂中才能学习到思想政治相关内容,而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讲解专业知识内容,似乎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这两个领域本毫不相关。而随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意见的出台,让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阶段。专业课教师只擅长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对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并不如辅导员或思政教师。因此,要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的育人效果,就需要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组成课程思政的教研团队,集体备课过程中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另外,由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制定专业课程大纲,编排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重新设计学习内容,使课程实施做到有章可循,提高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通过以上途径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虽然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初见成效,但也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当前二者合力育人还存在着思想、平台、制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要增强二者在思政教育工作上的协同性,还必须为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不但要为备课提供共享交流平台,而且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开发的热情,以此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为有效发挥教师对课程思政内容开发的创造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依据专业背景和科研方向,以及与汽车工程材料教学内容的相匹配度,组建一个具备高尚的师德风范、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综合能力强且优势互补的课程思政开发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但要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年龄、教龄进行组合,而且要根据教师的政治和道德水准加以考量,在教学团队成员的组成上针对性地引入辅导员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辅导员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扮演思政育人支持者的角色,参与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内容设计以及教材的二次开发,与专业教师通过相互研讨、共同备课加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另外,在学校及学院层面上,需要为教学团队中的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措施,如不定期的专家讲座、教师课程思政培训等活动[4]。
(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
课程思政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红色文化的理想信念融入学生思想。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从设计课堂教学开始,将思政教育引入汽车工程材料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具体实现思路为:
1.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课堂教学的思政氛围。以往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将思政元素导入专业知识点的过程较为牵强,,受制于学生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有限的理解能力,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实现学生在认知、行为、感性和理性等全方位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和育人手段,着重营造思政育人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设计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的思政案例,让学生分工合作,在“课堂舞台”上通过角色扮演以通俗易懂的话剧表演形式让师生无需有过多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推理就能理解专业知识中蕴藏的思政内涵,或者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专业知识点背后有关的思政元素,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氛围,真正实现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相辅相成。
20220606222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