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慧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763
[摘 要] 党史教育就是引导全党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伟大的建党精神指导行动。学习党史对巩固思政主阵地意义重大。高校思政理论课与党史有着天然联系,通过对其价值认知探索党史融入思政课的建构方式,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不断培养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 键 词] 党史;高校思政课;价值;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001-03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征程,是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最好的教科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史宣传的重要阵地,是宣传百年党史的主渠道,通过将党史融入现有课程,既丰富了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又是加强党史教育的关键环節。
一、党史融入思政课的四种意蕴
(一)理论的选择是基于初心的价值意蕴
思政课的学习任务在于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此引导学生深刻认知和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本身已经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步入新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学党史、知国史,这是推动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修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最大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身兼使命和担当,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惊人的毅力,这是初心的驱动和使命的坚守。学习思政课的过程见证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
(二)历史的选择是基于现实的价值内涵
首先,党史与思政课的融合是基于历史的选择。党史和思政课从历史脉络看有共同的结合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历史探索的过程,是在历史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的过程。从历史的维度回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不断增加其厚重感和说服力。
其次,党史与思政课的融合是现实学习的选择。对于历史的学习,过去的教学主要以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基础进行教学和研究,在深刻揭示了“为什么”的基础上对于“怎么办”涉及不深。对于党史,大部分学生停留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与现行政策和理论处在分离状态,甚至一些年轻人怀疑历史、否定历史,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中。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地深化党史学习,重温党史,加强学生举起大旗的责任感、凝心聚气的使命感和传播文化的荣誉感。
(三)实践的选择是基于实效的价值认同
首先,党史与思政课的融合是实践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领导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同的历史时代会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而不同的历史实践也被不同的理论所指导。
其次,党史与思政课的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体现。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有用性。思政教育需要通过实践在不同社会情况下激发隐性教育,实现显性教育,并通过实现思政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实现其内在价值。而党史教育则是通过知识的显性呈现逐渐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如果脱离历史的实践认知,思政教育就会失去其价值,只能停留于理论层次,而不能真正指导人的全面发展,亦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将党史和思政课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入才能更深刻地达到育人目的,巩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四)时代的选择是基于梦想的价值接续
首先,党史融入思政课是时代的选择。新时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道德修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认知,思政课不是理论的单向灌输,而有其浓厚的历史根源和紧跟时代的步伐选择。结合党史使得思政课的理论成为有据可循、有史可依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课程。要在历史这面镜子里不断得到启迪并增强定力。世界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才能更好地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和实效性。
其次,党史与思政课的融合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体现。近代的中国是一部血泪史,也是无数共产党人牺牲生命换来的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建设史,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富裕的奋斗史,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不惧挑战接力奋战走向富强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与使命,未来一定会实现。
二、党史融入思政课的四重建构
(一)加强理论学习,确保方向的正确性
首先,课程设计要内涵丰富、循序渐进。思政课的内容设计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脉络,帮助学生理解其理论内涵,并且设计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案例恰当。党史与思政课的融合要保持其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不断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次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理论层次要深入浅出、厚植历史价值。党史和思政课的融合过程要不断加深理论层次,讲解教学内容时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要厚植历史价值。学习党史就是要做到以史明鉴、以史明志,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掌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不断增强历史自觉性,彻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脑,才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保持政治方向的正确性,提升理论素养的培养,促进思政教育阵地,保持其青春活力和时代特色,才能保证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创造者和接班人坚守责任与担当,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文化传承和巩固“四个自信”,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0626220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建构路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