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孜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693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是思政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灌输式”教学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面临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症结的解决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困境,互联网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实现教师角色、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为思政课改革提供新的探索。[关 键 词] 翻转课堂;思政课;互联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023-03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在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中,应不断探究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给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挑战。以往“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进入思政课堂里。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思政课堂上翻转课堂模式的出现使学生走上讲台,从聆听者变成深度参与者,为思政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探索。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灌输”模式面临的困境
(一)难以实现思政课知识探索与树立信仰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灌输式”课堂里,教师掌握着知识的来源,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在网络环境下,各种教育平台能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学生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相关知识。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再沿用“灌输式”教学,看似传授给了学生正確的知识,却使学生缺失了提出问题的好奇心、面对问题所必须经历的疑惑不解与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柳暗花明”之感,在课堂上难以提起兴趣。“灌输”模式无法将知识内化于心,达不到思政课知识传授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大学的思政课堂里,有学生就会提出既然高中时已经涉及这些知识,为什么到大学还要再学一遍的疑问。这就是在知识“灌输”模式下照本宣科,教学梯度没有适应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从而导致高等教育思政课的真正魅力无法展现的结果。
(二)难以发现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症结
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来说,在课堂之外,他们受海量信息的影响,难免在价值观问题上出现摇摆,这些问题就要在宝贵的课堂时间里得到准确的解答和引导。在“灌输”模式下,教师“一言堂”,学生表达机会少,思想中的症结不能如实暴露出来,教师起不到“答疑解惑”的作用。思政课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就要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而这是“灌输式”教学环节中所欠缺的。
(三)难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准确评价
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有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分数“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传统的大班授课的思政课堂里,一名教师面对上百名学生,讲授标准化的内容,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只能通过平时的出勤以及期末的一张考卷来决定,无法真实反映出学生的成长变化。因此,有学生会采取投机做法,认为即使不认真听课,只要最后考卷答好了就能获得理想的分数。这就割裂了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思政课关注人的培养,知识的获得就不能止于期末考卷,而要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形成过程管理、过程监督、过程评价的机制,师生之间通过建立良好的互动,教师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一)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渠道更加多样,资源更加丰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通过爱课程、中国大学生慕课等网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到由北大、清华、武汉大学等名校教师共享的思政慕课。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有关学习方法、学习心得等内容的经验分享,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共享。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自主学习越来越成为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课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课堂内容需做出调整,互联网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条件。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上教师以启发性引导为主,梳理逻辑链条,鼓励学生课堂谈论,探索理论核心,以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对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更高的需求。
(二)为师生沟通提供便捷的渠道
在互联网环境下,,尤其是移动互联的广泛应用,通过社交软件师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如微信、QQ等都是学生常用的聊天软件,师生交流的场地不再受限于教室或办公室,沟通环境更加放松,师生双方地位更加平等,使学生在网络上更加敢于表达、乐于表达。除了进行即时的沟通,教师还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关注到学生在朋友圈或QQ空间发布的动态,随时了解学生面临的思想困惑。教师也借助这些平台,主动与学生分享有价值的文章,积极传达重要文件精神,宣传反映时代精神的典型故事,发挥好课堂之外的引领作用。
(三)为辅助教学提供技术手段
互联网提供了适合多种需求的图片编辑软件、视频剪辑软件和线上教学软件等,这些工具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新时代的思政教师既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与时俱进,掌握先进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思政教师可以通过主动学习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应用,从而为学生制作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教学课件。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教师将理论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知识传授,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制力,跟进教学进度,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20220626220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互联网背景下关于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模式的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