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熊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584
[摘 要] 针对当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时不足、效果不佳的情况,尝试构建一种基于POA(产出导向法)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通过在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班级中开展教学实验,了解到该教学模式在改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升学生翻译能力和翻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关 键 词] POA;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2)19-0026-03
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促进了翻译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大大地增加[1]。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培养此类人才的重要使命。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重输入、轻输出”等。虽然从2013年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将翻译部分分值的比重双倍增加,但翻译教学多年以来一直处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边缘地带,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没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翻译教学方面仍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译”的传统教学法,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味地在被动接受翻译知识,导致学用分离,学生翻译学习兴趣不高且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翻译意识,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这些都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大胆地去探索和研究。
一、POA理论概述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于近些年提出并逐步完善了一种适用于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的理论体系——产出导向法(简称POA)。该理论立足于解决我国外语教学中“重学轻用”或“重用轻学”的不良倾向[2]。该理论体系以输出为驱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分配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提供适切输出材料并发挥主导,引导学生获取有益信息,,促成学习行为;对学生的输出活动及时进行形成性评价,以评促学,使课堂知识吸收最大化,以内化为输出能力。
POA理论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教学流程三部分组成。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和“关键能力说”。教学假设则包括“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选择学习假设”及“以评为学假设”[3]。POA的“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的教学理念十分适用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调整,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4]。POA的教学流程涵盖三个阶段:驱动、促成、评价。这三个阶段都必须以教师为中介(具体表现为引领、设计、支架作用等)[5]。在驱动阶段,通过学生输出实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知识、能力的薄弱之处,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进入对知识的“饥饿状态”。在促成阶段,当明确学生的薄弱点后,教师循序渐进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入。在评价阶段,教学通过开展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来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二、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融合听、说、读、写、译多种技能的综合实践性课程,只有当大学英语教学将输入与产出有机结合、无缝对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产出能力和对输入的兴趣[6]。POA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先输入后输出的顺序,以输出作为语言学习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且十分强调外语学习中的“学用一体化”,非常适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同时,面临国内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课时逐年缩减的事实,想要在大学英语课程的线下教学中增加翻译教学的课时显得不够现实,唯有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解决这一难题。
在POA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大学英语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标,本研究尝试构建了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见文末)。
该模式具体教学流程:(以一次为期两周的完整的翻译教学实践为例)
(一)驱动阶段(第一周/线上)
步骤一:教师首先挑选好一篇题材、篇幅及难易程度都与四级考试翻译题相当的汉译英翻译材料作为起始翻译任务,并要求学生于第一周在规定的30分钟内尝试独立完成此翻译任务并于线上提交,让学生能够在尝试任务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翻译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步骤二:教师于线上上传与该篇翻译材料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文字资料,带领学生“预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步骤三:教师收集、整理学生在完成起始翻译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详细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并在此基础上准备好下一阶段(促成阶段)的教学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择的这篇翻译材料必须是学生网上或其他途径不容易找到(可通过教师自行命题或改装原题的方式来实现),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材料。同时,翻译材料最好能体现一定的思政元素(如文化自信等),使学生在翻译练习过程中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政素养,这也是实现该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促成阶段(第一周/线上)
步骤一:教师依据驱动阶段学生尝试完成起始翻译任务的过程中所犯错误的共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翻译促成路径(将翻译促成阶段分为词汇促成、句子促成及篇章促成三个子环节),通过上传微课的方式给学生输入相关的翻译知识技巧,并布置各个子环节相应的产出练习。步骤二:学生通过教师上传的微课进行选择性学习,了解翻译任务中词、句、篇不同的处理方法。步骤三:学生完成相应的产出练习(词、句分项翻译练习及对驱动环节产出译文的修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词到句、由句到篇逐渐完成整个翻译产出任务(终极产出)。
20220626220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