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伊明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519
[摘 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新时代、新背景需要在教育方向以及学习内容和强度上不断更新。重视劳动问题,锻炼综合劳动能力,既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实践落实,也是“五育并举”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对当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时代化最新途径的践行,是对素质教育提升的关键环节,更是幫助当代大学生履行时代使命与担当的必然选择。[关 键 词] 劳动教育;高校教育;新时代;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137-03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时代的责任。这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责任,所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重之又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能力和素质。当前,劳动教育已经被纳入国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助力全方位教育培养体系,这也彰显了劳动教育的关键地位。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为优化新时代高校教育开辟了新格局。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人类正是通过劳动才源源不断地创造了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劳动教育必须从意识入手,培养劳动能力、提高劳动素养。劳动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2]劳动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的提高,反映出我国在探索素质教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当下,我国有许多高校没有将劳动教育和具体的劳动行为做好区分,将二者等同视之,实则不然。实质上,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只是一种载体,其本质仍然是教育的形式,投射到高等教育的范畴,在进行劳动教育时,要与学科的专业性相结合,可以通过实训、专业技能培训、社会各部门实践等活动加深大学生对劳动的深层理解,也要在知识和技艺上创新应用,围绕创新创业,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使就业和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并积累劳动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体、智共同进步,创新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对劳动的重视度,最后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
(一)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当代高校教育中存在重视智力发展但忽视品德教育的现象,也存在强化理论学习却弱化实践的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紧缺资源。要落实五育并举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优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径,劳动教育在其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
做到各方面的进步与提升是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也是素质教育的理想结果。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对教育作出论述,“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把教育和劳动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是推动学生发展的核心方案。重视劳动教育,既要在劳动能力上下功夫,也要不忘劳动素质的根本,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实践
落实。
(二)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
劳动为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生存资料,使人们感受到幸福。中华民族走到今天,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许多传统美德流传至今,不怕吃苦,敢于奋斗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始终向前。大学阶段极为重要,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意义,树立正确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态度。新时代新要求,各大高校愈发重视劳动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了积极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时代使命和担当。
(三)劳动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高校教育极为关键,立德树人是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核心要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各种品德多加引导,例如奋发图强、独立自主等品德。高校推荐劳动教育,不但能直接在劳动品德上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锻炼实用的劳动技能,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大学生深层的潜力,这是高校立德树人培养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各大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开展多项活动时,应加大劳动教育的参与度,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渗透劳动核心价值,形成“尊重劳动者”的基本观念,树立“实干兴邦”脚踏实地的干劲,发展“创造伟大”的积极创新实践理想,借此培养出充足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后备力量。
三、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教育内容片面化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开展得较晚,各项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且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对如何进行劳动教育认识不深入,定位不准确,这也是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出现浮于表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劳动教育的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而不是独立的个体,应当与各学科进行结合,并考虑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多进行沟通交流,发挥劳动教育塑造人格的作用。
202206262225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