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艾日夏提·艾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772
[摘 要]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与改进,无论是政策引导还是教育目标的需要,都对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纵观国内各个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推進情况,无论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各项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队伍的培养,还是各学科之间以及校外的融入协作等方面都与期望值存在较大差异。各地行政部门、高校应当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不断优化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努力搭建高校内外部相互协作、合作共赢的平台,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关 键 词] 创新创业;体系完善;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143-03
国务院于2021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针对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培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以及金融支持和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这也表明创业创新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将融入全过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的各个脉络中。高校创新创业战略从广度到深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从目前来看,仍需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高质量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优化各个内部构成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体系,提高实践实训力度,使高校内部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相互协作共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突破专业、学科壁垒,使成果转化更加规范化,进而更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
一、创新创业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
(一)管理体系建设缺乏全局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工作的管理模式较为常见的形式为:校级学生管理部门统筹—二级学院主要负责督促落实项目建立—由班级或年级、专业等为单位跨出第一步,申报项目—由学院初步审核,开展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完善后,以学院为单位像学校统一上报项目。这种模式虽然契合培养单位主负责的内在逻辑,,但是在创新创业这种需求资源共享,寻求广泛性的活动中,其在内涵与上限中存在一定的缺陷。高校的组织结构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创新创业工作的衔接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是由横向职能结构建立起来的,按照权力结构的划分却又是纵向层级的运行机制。这也导致二级学院平常更加注重上下级的联通互动,而忽略了横向同级单位之间的相互协作沟通等。创新创业工作的不同环节通常涉及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以及二级学院等相关单位的负责落实。有学者认为这些部门之间有着不同的分工和职能,根据自己的分工而承担着创新创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但每个部门往往更加关注本部门内的履职尽责,而忽略了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性问题,从而导致创新创业仅仅趋向于一项“活动”,而不是一项培养人才的工作[1]。因此需要在高校内体系化地构建治理的层级平台,从顶层设计出发,将创新创业工作渗透到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中,建立起各部门、各专业学科相互协作、相互联动、相互共享的信息平台和管理平台。
(二)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
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就提到过“三步走”形式的总体目标。其中在第二阶段的目标中重点提到了创新创业战略需要取得进一步的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并且这些制度成果也要具备可复制、可推广、可普及的性质。这也为第三阶段由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指导实践与帮扶相结合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健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此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增加学生投身创业实践的基数。《实施意见》强调“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是重要的培养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在部分高校深刻地影响着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实践教学平台,例如第二课堂学时认证、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创业孵化园,以及项目竞赛等多个实践融入性教学平台。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形式化、理论教学碎片化等现实问题。创新创业教学应当以理论教学推进实践操作,根据其本身特征而言,无论何种教学模式或何种途径的教学方法,都应当回归于实践探索、作用于实践操作。虽然大创等相关实践平台对实践性做出了要求,但是目前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比重较低,大部分以选修课为主。这也导致学生层面的理解度、吸引力较低,甚至许多学生“不知何为创新创业”“只闻其声,未见其真”的现象对创新创业实践推进造成了阻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本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因对各个制度体系没有深入理解其内涵,未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育人体系的全过程,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实践的积极性,导致实践流于形式,学生缺乏主动实践的意识,仅为完成课程任务而草草了事,导致教学从基础便落下“病根”。因此有必要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将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理论为指引打造有质量保证,有成果成效的实践平台。
(三)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化建设
创新创业无论是课程、实践训练还是参赛,都需要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全程辅导与指引。作为一项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正在不断完善进化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普遍由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亦或由来自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教师等兼任。首先从整体的师资数量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所涵盖的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差异较大。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虽然近些年我国在此领域的教育体系、扶持力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且对该领域有了很好的人才输出和实践支撑。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建设与发展程度仍较为缓慢,而师资队伍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需要长期的探索与积累。教师队伍结构较为分散,专业化程度不高,多数以思政类、教育类、心理类学科为主,然而面对内容多元化,学科知识需求广泛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师资队伍仍无法满足。因此在师资队伍方面需要建立专门的培养体系,从构成、选人用人标准、专业化培训等方面进行长期的培养。
202206262225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性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