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朱云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770
[摘 要]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始建于1985年,是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2017年,天津市政府支持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工业需求,聚焦“工艺”与“装备”融合,形成了“坚持吸收创新,推进德国职教模式本土化”“深度融合,产教育人协同化”“应用导向,科技服务常态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关 键 词] 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160-03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国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政府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被誉为引进德国“双元制”第一校。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崇实 求精 致良知”的校训和“海纳百川 敬业乐群”的中德精神,形成“以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为引擎,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三大支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2017年,天津市政府支持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获批“天津市2017—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21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一、基本概况
学校坚持聚焦工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战略,以培养高级技师、一线工程师、新型大国工匠为目标,积极探索“中高本硕”贯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围绕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构建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与服务等9大应用型学科专业组群,现有本科专业21个、高职专业19个,形成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在校生近1.2万人,其中本科生5076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0人、学历留学生120人,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位列全国普通高校第16位、新建本科高校第1位,获批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教育部“中德合作(天津)示范基地”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首届天津市文明校园建设单位”。学校主动服务“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军民融合”“精准扶贫”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支援建设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承担天津市国防科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外交部澜湄(柬埔寨)职业培训中心及尼日利亚鲁班工坊建设任务。
二、内涵建设情况
学校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发展提出的使命任务,着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一)政治建设
1.全力做好校园疫情防控。第一时间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战区制、主官上”,制定13个大项62个小项制度保障,综合运用线上测验、线下考试、项目实作等多元方式,保障教学效果线上线下同质等效。
2.巩固深化巡视整改成果。把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巡视整改成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實践检验,紧扣巡视反馈问题,延伸辐射学校重点党政工作。
(二)组织建设
加强党委的全面领导。在2020年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中,完成11个党总支、60个党支部换届和优化,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学校获评天津市党建领航工程示范校建设单位,获评教育部领航工程先进支部1个、天津市领航工程示范党支部2个。
(三)队伍建设
1.加强“双师、双能、双语、双创”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实行“985/211硕士+3年企业经历”教师准入机制,现有专任教师574人,高级职称257人,博/硕导22人,博士学位教师67人,具有企业(行业)工作背景的“双师型”教师达75%。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技术能手3人,省部级技术能手4人,天津市领军人才1人,“131”人才23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团队5个,学校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达到40.53%,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1.28%。
2.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设,2020年通过竞聘提拔中层正职15人、副职20人。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派出12名骨干教师到柬埔寨承建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援建新疆、甘肃等西部地区;选派2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困难村、乡镇街道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和挂职锻炼,在干事创业中提升干部能力。
(四)制度建设
加强以章程为重点的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坚持正确的教育评价,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评价制度,深化教育评价、人才评价、干部评价等环节综合改革。
三、产教融合建设成效
学校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要求,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国防科技、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天津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强化与地方政府机关、产业功能区、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平台搭建,建设了由100家企业组成的稳定的合作资源库,实施不同模式的订单项目80余期、定制化培养毕业生3000余人,建设校企合作新专业17个,开发课程316门,制定战略新兴产业规划4个,建成具有领先水平的校企合作综合实验实训平台6个,建设实训室230个,建成综合性校企合作基地127个,探索共建产业学院2个,校企平台和推进高质量就业逐步整合贯通,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率超过90%,有力支撑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发展,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202206262225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促发展 产教融合育人才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