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775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通过参加省级统考,达到录取分数线后转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提升学历。最近几年江苏省“专转本”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都逐年增长,“专转本”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相比普通本科学生,“专转本”学生在学习背景、思想特征、心理状态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分析“专转本”学生的特点,探析“专转本”学生的管理与教育问题,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关 键 词] “专转本”;学生管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178-0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很多专科院校学生对自己的学历和未来就业选择不满意。因此,一部分高职院校专科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参加省级统考,达到录取分数线后到本科院校继续学习,提高自身学历与竞争力。图1是近6年江苏省“专转本”录取人数,2016江苏省“专转本”录取15000人左右,2021年“专转本”录取30000人左右。“专转本”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逐年增长,同时“专转本”政策为高职院校学生学历提升、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了渠道,学生能通过转本继续升学,提高自身学历,也调动了高职院校专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1],“专转本”学生也成为本科院校管理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于“专转本”学生经历专科和本科教育两个阶段,其在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群体数量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心理、行为等方面与普通本科学生有显著差异,因此,高校应重视“专转本”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问题,促进转本学生成长成才[2]。
一、“专转本”学生特点
“专转本”学生的大学经历了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两个阶段,其在求学背景、生活环境、群体人数方面与普本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特殊性。本文从学习表现、思想特点、心理状况三个方面分析“专转本”学生特点。
(一)学习表现
1.专业基础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
由于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专业设置存在差异,很多本科学校开设的专业没有直接对应的专业可以选择,造成部分学生专科学习专业与本科录取专业不同,跨专业升学的现象比较多。同时“专转本”考试时不涉及专业课考试,对专业课没有要求,许多转本学生专业基础较差。以笔者所带学生为例,通信工程专业录取的115名学生中,只有18名学生专业是通信技术,其他学生都是跨专业录取,有专科电气自动化技术跨专业到通信工程,有专科工业机器人技术转本后到通信工程,有专科软件技术跨专业到通信工程。不同专科院校开设专业课程也不一样,导致一些学生没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到本科院校后课堂听不懂,想自己补习又无从下手,期末考试时挂科严重。通过与挂科严重学生的一对一谈心谈话了解这些学生专业基础薄弱,转本后对目前专业兴趣不大,当初是为了能有学上调剂到现在的学校和专业,而现在因为学业问题严重又引发心理焦虑、对未来迷茫等问题。另外,在一个班级中,另一部分学生适应力强、学习能力强,在进入本科学校后能快速进入本科学习状态,成绩优异,早早给自己确立考研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时间越久,差距越大[3]。
2.英语、数学底子薄,提高难度大
统计发现,在学生入学时,转本的学生在高考时英语成绩比较差,专科时通过英语四级的人数极少,英语四级通过率低于10%,而普本的学生到了大三,英语四级通过率为70%左右,同是大三年级,转本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与普本学生相差较大。而在就业时,很多招聘单位的硬性要求就是英語四级、计算机二级通过。通过平时的谈心谈话了解到,专科学校对英语四级也没有通过的要求,专科学生在高考时英语基础本身就弱,导致部分“专转本”学生英语、数学成绩提升难度大,英语、数学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也给转本学生的考研复习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其进一步提升。以笔者所带转本学生为例,每年考研率远远低于同专业的普本学生。
3.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
端正学习态度是成功、成才的重要因素,转本的学生已经经历过一次毕业,能有机会到本科院校进一步学习,都比较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通过与任课教师沟通,教师反馈转本学生的上课出勤率、课堂听讲认真程度、作业完成情况较好,学习比较认真。但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专业本身并不感兴趣,也没有长远的学习规划,这是因为专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而造成的思维上的落后,难以适应本科的学习。
(二)思想特点
1.思想成熟、活跃,行动力较强
“专转本”学生经历过一次毕业,甚至部分学生经历过求职,因对求职的工作不满意转而继续提升学历,与普本学生比较,他们的实践经历更丰富,更多的经历使他们的思想更加成熟、活跃,动手实践能力也有优势。很多学生利用寒暑假去公司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也会不断对比,积极寻求更好的机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4]。在就业时,转本学生的行动力较强,很多学生主动抓住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如通过自己的实习经历、主动参加技能培训等,积极主动地就业。
2.自我意识强,集体荣誉感缺失
在到本科学校前他们已经有两年或者三年的大学生活、学习经验,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有一套自己的做事习惯和方法,在专科时候也结交了自己的朋友圈子。来到新学校后会将现在学校的学习环境、住宿条件、管理制度等方面和以前的学校进行比较,遇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会通过网络等渠道发泄自己的不满,自我意识与自我表达诉求较强。同时“专转本”学生在本科学校就两年的学习、生活时间,新班级重组的时间较短,他们的人际关系仍以专科同学为主。很多时间都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活动,小团体扎堆现象比较突出,集体荣誉感不强。笔者在日常管理中发现,“专转本”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参与率较低、积极性较低,如青年大学习每周的学习情况,普本学生能达到80%,而转本学生只有50%左右,班级同学之间关系也比较疏远。
202206262225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专转本”学生的管理工作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