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郑艳丽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0期 本文字数:2583
[摘 要] 山西红色文化与高职劳动教育协同融合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需要,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和促进社会不断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加强山西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价值,通过创新红色劳动教育思政融合育人体系、加强校企劳动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促进山西红色文化与高职劳动教育的协同融合。[关 键 词] 山西红色文化;高职劳动教育;协同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0-0001-03
红色文化是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实践引导和精神感召力量。劳动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一项教育活动。[1]在全面提高青年学生劳动能力、劳动素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实践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2]
一、山西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厚重、辉煌的山西革命历史,铸就了光耀千秋的山西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和山西人民在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不畏牺牲、顽强拼搏、勇往奋进,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3]山西红色文化资源遍及三晋大地,壮美瑰丽,内涵丰富。高君宇、刘胡兰、徐向前、彭真等红色革命人物谱写了气贯长虹的壮丽篇章;革命人物故居、著名战役遗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纪念碑等有关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种类众多;《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吕梁英雄传》等众多优秀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催人奋进;在以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太行精神和“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的吕梁精神等的指引下,山西儿女表现出了攻坚克难、与时俱进、励精图治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了甘于奉献、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精神,滋养心灵,历久弥新。
山西红色文化历史厚重,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地域优势,深刻反映并传递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承载着深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思想引领、人生引导和传承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和感染力,不仅能够为三晋高职学生在意志的塑造、价值观的树立、家国情怀的培养等方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还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和实践创新精神的塑造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二、高职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内容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也多次强调要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祖国建设培养实际需要的,适应生产、工作一线的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是与劳动教育联系最紧密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实习实训、产教融合等方式,掌握一定的劳动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更以提升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在内的劳动素养的教育为核心,使学生通过实践与动手操作,还包括面向社会、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活动以及各种职业劳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基本的劳动能力,树立崇尚和热爱劳动的精神,使学生得以全面、健康发展。
三、山西红色文化与高职劳动教育协同融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需要
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品德、道德素养、身心素质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4]山西红色文化中蕴含的革命先辈的智慧、奉献、奋斗等先进的理想信念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对学生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更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和智慧,从而吃苦耐劳、强健体魄,塑造勤劳节俭、实干奉献、忠诚担当的道德品质。激发青年学生脚踏实地、团结奋进,使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不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育人目标以及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5]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大量“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6]山西红色文化与高职劳动教育均具有较强的思政育人功能,是适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实践载体。山西紅色文化是先烈们在历史的实践中不断凝聚而成的一种优质、宝贵的资源,其中体现出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都符合当前三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依托地域红色文化对学生日常教育的融入可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标靶效应,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同时还是山西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平台。[7]而贯穿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劳动教育,则是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教学的深化和拓展,,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有效的形式之一,其中劳动精神、劳动观念等的培养均属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对高职学生人格素质的养成、行为习惯的改变和成长成才的教育均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红色文化与高职劳动教育相辅相成,为三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注入新内容、增添新路径,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20220706214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山西红色文化与高职劳动教育协同融合路径探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