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余春春 孔琳洁 傅敏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本文字数:2501
[摘 要] 在“职教20条”的“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背景下,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群的新形态教材建设中工作手册式教材和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工作手册式教材及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模式。即工作手册式教材学习情境包括学习情境描述、学习目标、任务书、工作准备、能力训练(任务下达、步骤交底、工作实施)、评价反馈、相关知识和资源等;活页式教材学习情境包括学习情境描述、学习目标、任务书、工作准备(知识准备、任务交底)、工作实施、评价反馈、相关知识和资源等。该种开发模式打破了传统教材固有的形式,符合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形成,也利于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服务的融合。[关 键 词] 新形态教材;职业教育;建设类;高职院校;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124-03
一、前言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实施“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职教20条”对新形态教材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给出了明确的路径。
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提出要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教材改革是职业院校巩固和呈现教学改革成果的源头,是教师和企业深度参与职教改革的途径,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方式,最终构建属于中国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
二、中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9年4月4日,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講话中强调“教材建设的重点是解决陈旧老化的问题”。职业教育教材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教材内容
职业教育教材大多为本科教材的压缩“复制、粘贴”版,以学科体系编制思路为主,鲜有以能力体系编制思路为主。大量教材缺乏系统设计,知识陈旧,产业融合度小,职教特色不鲜明,基本没有动态修订完善机制。
(二)开发团队
大量教材以校企共同编写为名,实则编写主体以职业院校教师为主。职业院校教师普遍与产业融合度小,编写的教材不接“地气”,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相差甚远。导致教材开发表面上编写主体多元但实质单一,校企共同编写名存实亡,没有真正构建产业、企业、学校共同教材研发团队。
(三)管理制度
教材的评审、选用、退出等方面缺少专业性的判断,职业院校教师人人可编写教材,,各职业院校多数喜欢选用自编教材;同时中高职教材脱节、断层和重复的现象严重,每个学校均各扫门前雪,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均不健全。
(四)呈现方式
各职业院校一般使用纸质教材为主。纸质教材数量多而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多样性,配套资源开发不足;部分会使用立体化教材,但立体化教材少,主要是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外链数字资源的形式。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服务的“活页式、手册式”新形态教材因还在开发阶段,更是少之又少。
三、新形态教材建设观念的转变
“职教20条”提出了“活页式”“手册式”两个新形态教材的概念,不单纯是教材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表现形式的改变,还是职业院校教材内在形态的转变。
首先,职业院校教材开发应从以往的严谨的学科知识逻辑结构到职业能力组织结构转变。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多少专业知识,而是从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岗位工作任务出发,为掌握真实岗位必备的实践知识与技能,甄选相应的专业知识,培养相应的实践能力,形成综合职业素养。
其次,为实现上述目标,从教材形态上思考在教材中如何呈现专业知识、如何组织培养职业能力、如何形成职业素质。
再次,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自控力弱,自主学习知识和技术能力弱,思考如何通过教材形态及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最后,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快速更新和发展,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思考如何通过教材形态来及时补充新的专业知识、新的职业能力等。
这是当前职业院校新形态教材建设急需转变的观念,也是急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解决好上述问题有助于职业院校教材组织模式的变革、逻辑结构的完善和服务功能的拓展。
四、工作手册式教材及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模式
1.解决学生认知未来的工作环境与内容,需了解真实岗位工作过程的情景、要求、原理与机制,因此,在教材的每一学习情境开篇先设置学习情境描述、学习目标及任务书。
学习情境描述的任务必须是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其中要涵盖学习目标要求的知识、大致的能力训练操作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主要是要描述出工作过程的各个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学习目标侧重说明能力、知识和素养。其中,能力至关重要。
任务书要下达明确要求的工作任务即学习任务,简要描述完成任务的工作步骤。
2.解决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具备真实岗位必备的实践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教材的每一学习情境中设置了工作准备和能力训练(或工作实施)。
202207192202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建设类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开发模式及实践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