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梁珣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2期 本文字数:2491
[摘 要] 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方面做了诸多积极尝试,但也遇到协同效应尚未形成、价值认同面临挑战、方式方法有待创新等困境,在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四史”教育与“三全育人”理念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从全员参与、全过程融合、全方位渗透三个方面进一步探析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施路径。[关 键 词] “三全育人”;“四史”教育;困境;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0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蕴含着穿越时空且历久弥新的宝贵经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珍贵资源,是当代大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修课”。在高校中开展“四史”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广大青年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四史”教育与“三全育人”理念的内在逻辑
“三全育人”理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三全育人”理念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石,而且是高校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方法论。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脉络还是现实任务来看,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四史”教育,既是思想与内容的融合,又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相融合的结果,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探索“重新赋予‘三全育人’新的时代内涵”。在育人队伍、育人环节、育人方式上进一步丰富了“三全育人”理念的时代特征。一是凝聚了学校各级党团队伍、专职教师队伍、学生工作队伍,育人合力充分发挥。全面体现学校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為“四史”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联动起学校组织部、宣传部、教工部、学工部、团委、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协同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充分认识“四史”教育的重要意义,确保“四史”教育有效开展。二是积极推动入学教育、在校教育、离校教育等环节的有机融合,育人成效持续深入。纵向上,将“四史”教育贯穿大学人才培养过程的各阶段,实现“四史”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横向上,将“四史”教育融合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实现“四史”教育的横向跨越。三是有效整合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教育资源,育人平台立体、多元。充分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四史”教育,注重校内与校外“四史”教育的有效衔接,不断发掘教育平台,打造“行走的思想政治课堂”。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协同效应尚未形成
高校各单位、各部门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坚持齐抓共管、协同育人,既是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基本原则,又是增强大学生“四史”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基础保障。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目前,这一体系的建立稍显乏力,一是育人主体联动性不强,尚未形成齐抓共管、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社校联动、家校联动乏力,片面认为大学生“四史”教育仅仅只是马院、学工部、教学院的职责;二是“四史”教育的整体方案没有建立,过分依赖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指示批示意见开展工作,自主能动性不强;三是把“四史”教育简单认为是课程教学,没有系统连接起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育人功能,学生参与性、互动性不强。
(二)价值认同面临挑战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合格。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带来价值认同的最大化。这种认同是指青年学生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和情感归属,会带来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阶段,是伴随互联网迅速发展成长起来的“00后”一代,其思想特征、行为方式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极易在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下、互相激荡的多元化社会中迷失自我。与此同时,一些“四史”的不良解读和错误认知不时沉渣泛起,有的观点把“四史”割裂开来,用其中“一史”代替“四史”,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有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缺失,公开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企图扭曲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这都给青年学生的价值认同带来巨大挑战。
(三)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20220719220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四史”教育实施路径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