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宏志 裴红英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2期 本文字数:2513
[摘 要]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选题、文献、语言是这个复杂工程的基础、材料、工具,每个环节都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只有将“形式美”和“内涵美”相结合,从各个环节协同发力、补齐短板、逐渐改善,才能成就一篇好的作品。[关 键 词] 形式美;内涵美;耦合效应;精思义理
[中图分类号] H19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130-03
毕业论文写作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困难的任务,涉及选题、文献、设计、施工等诸多环节和元素。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不知道从何入手,也不知道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根据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经历,提出一些肤浅的思考,以期对初入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毕业论文:元素和环节
(一)选题是建筑的“基础”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关键元素和基础环节,好的选题不仅是学术价值、学术素养的集中表现,还是“事半功倍”的决定因素。实际上,选题一开始就决定了毕业论文的方向、价值和高度,能判断其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还是流于形式或科普介绍。选题要处理好小和大、实和虚、新与旧、微观和宏观的关系,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选题要“小”,要“小中见大”。一个好的选题还应具体、明确,避免空泛、笼统、模糊,应选择那些具有学术性、前瞻性、创新性的论题。
山东大学马来平将选题概括为要下沉到点,这样的“点”具有以下属性:一是具有新意的点,而不是老生常谈的点;二是具有价值的点,而不是内容贫乏的点;三是具有广阔前途的点,值得一辈子努力的点[1]。“对于小问题,一手资料范围小,容易上手,而且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可以收到以小见大、事半功倍的效果……小问题一定要和全局联系,尽可能阐发出它的全局意义”[1]。哈里特·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将成功归结为两个重要因素:一是选择重要问题,二是巧妙的解决方法。[2]从优秀的科学家来看,选择重要的问题,这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同样如此,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所有的努力才值得付出。总之,选题犹如建筑的基础一样,基础稳固了,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在毕业论文准备阶段,要认真思考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具有重要学术性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这样才值得我们花大量时间去研究。
(二)文献是建筑的“材料”
文献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原材料”,对论点提炼、论据支撑、境界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文献的支撑,单靠“冥思苦想”和从零开始,论文难以达到应有的质量标准和理论高度。大量阅读研究方向的文献资料,广泛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才能一开始就站在比较高的起点和高度[3]。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以三种动物来形容学术研究:一种是“蜘蛛”,属守株待兔型;一种是“蚂蚁”,属勤收集少整理型;一种是“蜜蜂”,属既勤于收集又善于整理型。他认为学术研究应该像蜜蜂一样,既要在材料收集方面下大功夫,又要在材料整理方面下大功夫。文献整理讲究是“深度的学术参与”,是批判性阅读,,有反思质疑,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4]。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话语体系[3],写出有深度的毕业论文来。
胡适曾将能够做好学术研究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下死功夫者,一类是能有活见解者。一定程度上也是强调文献收集、文献考据的重要性,大量的文献准备是论文写作、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在毕业论文的准备过程中,要有两次大的文献收集:一次是在准备阶段,首先开展第一轮集中的文献收集,注意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二是在论文写作和修改阶段,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薄弱环节,再补充一轮较大规模的文献收集,达到系统和全面的效果。有的学生对文献收集不够重视,不愿花时间去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研究文献,不愿花时间去整理资料,害怕做深度的挖掘与筛选工作,导致毕业论文出现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说服力不强等诸多问题。
(三)结构是建筑的“格局”
“结构”是论文的骨架、格局。一个合理的、简洁的结构,才能使建筑高端、有格调;一个低劣的结构容易使人压抑,产生格局不高、视野不广的印象。实际上,那些成熟的大家在论文布局上往往有许多独特之处,或简单的并列结构,或循序渐进的递进结构,往往给人一目了然、简单明快之感。笔者常以复旦大学陈学明发表的《以人文本:以“什么样的人”为本以及以“人的什么”为本》为范例,来说明谋篇布局上的显著特征。作者以什么样的人为中心,从四个方面来立论:一是从人与物的关系上,批判见物不见人的做法;二是尊重人的共性、人的本质;三是在民与官关系上,要以民为本;四是要以人数最多、最底层的人利益为重[5]。看似全篇很长,实际上可浓缩为一句话,以什么样的人和以人的什么为本,前者从四个方面来构思,后者从四个方面来设计,突出了问题意识和问题中心,结构十分清楚。
(四)语言是建筑的“工具”
语言是论文写作的重要元素,是表现内容和思想的“工具”,是连接“内在”与“外在”的桥梁。语言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通过“我手写我心”来反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好、材料好、内容好而语言差,同样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核心是追求准确、简洁、质朴、得体等语言效果和语言特征,即语言表达要簡洁明晰、逻辑性强、质朴得体、无歧义等,杜绝哗众取宠、虚张声势等毛病,体现出文章的“阅读价值”。
202207282237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毕业论文写作:“形”与“神”的统一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