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于青秀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2期 本文字数:2734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学生形成良好思想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我国的德育事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在思政课程中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寻求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基于此,就高校如何在思政课程中有效开展立德树人教育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高校德育效果,打开思政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局面。[关 键 词] 立德树人;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142-03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水平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1]。同时,社会对大学生德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使得高校的思政教学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任务,积极地在思政课程中寻求创新路径,突破思政课程在教学中的瓶颈。这样不仅有利于高校挖掘思政课程的深度教育意义,也能为高校的育人工作带来新的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实践性课程。思政课程的核心模板是育人,其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理论资源、文化资源、方法资源、环境资源、媒体资源和精神资源作为基础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课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
立德树人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3]。在目前国内高校蓬勃发展的现今,高校应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其面临着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协同育人等相关问题,但同时也是挑战。新时代高校培养的专业技术、应用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不仅专业技术过硬,还要有思政德育的体现。因此,思政课程是我国坚持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正确选择和实践探索,是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创新路径。
一、立德树人对高校思政教育开辟有效路径起到的作用
(一)为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提供了方向
高等院校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大学生接受信息便利程度的不断提升,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这个形成和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关键时期,高校需要积极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也就体现了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主要阵地,而立德树人不仅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教育内容,也为教师创新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4]。
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具备高尚的人格,让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明白值得终生奋斗的目标为何[5]。与此同时,将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恰当的融合,可以有效解决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现象,并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逐渐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怀,获得健全的人格,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教学目标。
(二)促进高校引导学生进行思政实践
思政课程的教育重心应侧重实践,如果它只停留在表面,它将只能是一个纯粹的理想。只有建立具体的制度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面对如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面对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技术、虚拟空间的快速进入校园以及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不断融入,中国思政教育中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理念,是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和目标。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均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它既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继承,又是对现代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立德树人的理念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认知,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当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方向。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各高校需要将思政课程的理论内容落实到实际中,才能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因此,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有利于改善注重思政教育的问题,将社会实践融入德育中,避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脱离生活实际。
二、立德樹人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面临的瓶颈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近些年来,随着各个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教学压力。在一定的工作强度下,高校思政教师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政课程提升的教学质量。虽然,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高校思政课程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现象,教学互动性不足,难以形成灵活的思政教育内容。同时,教师所讲解的思政内容缺乏实效性,难以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思政内容,并对其进行探索和实践。另外,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没有精力进行创新,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同时,思政教师也难以灵活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导致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亟须各高校思政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实现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立德树人实践性不强
高校的思政课堂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渠道,而立德树人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指导内容,需要教师清楚地认识到“立德”和“树人”都是思政教育要实现的目标。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重新思考思政课堂所传递的内容,不仅需要保证内容质量,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思政内容的能力,将教育内容与人才培养做好联系。但当前的思政课堂,依然注重理论,不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讲述理论,就连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也将思政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内化为实际行为。这就体现出现阶段高校的思政教育在内容上比较空泛,不能很好地融入实际生活中。同时,也体现出这样的教学思想,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关系,需要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有效的改革,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
202207282237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