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艺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2期 本文字数:2593
[摘 要] 大学音乐教改中,将从以往的乐理知识教学转向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立足于“人”的发展来充实音乐教育内容、调整目标以及进行价值性要素的挖掘。基于此,民族音乐的重要作用越发被重视起来,并且成为其走进更多课堂的充分理由。但是,大学单单具有重视民族音乐的意识还不够,必须立足客观实际,直面教改中的问题,从而找出优化民族音乐教学的路径。探讨了民族音乐的作用,进一步阐述了其近年在大学中得到重视的表现,并着重就其需解决的现状问题和对应的改进策略进行了分析。[关 键 词] 大学音乐;教改;民族音乐;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J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151-03
民族音乐是承载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客体,能够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充当文化发展与传承的介质。作为由众多少数民族构成的大家族以及拥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国家,我国的民族音乐资源丰富、价值巨大,具有深入挖掘的潜质。因此,大学有必要在其音乐教改中,不断强化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并将这种重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的动力。
一、民族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對国家方面的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1]。民族音乐作为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化身,艺术韵味浓厚。因其源自生活,并且站在艺术视角反映生活,所以具有深入挖掘的价值。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2]。透过民族音乐作品,我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更好的总结。民族音乐作品不仅能够呈现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总体意识形态,还能够折射出我国各时期经济发展的面貌,它与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艺术成果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的文艺资料库。很多民族音乐作品甚至成为地方文化的独特代表,充实了地方文化资源,对各地区打造文化品牌较有帮助,且这些作品的流传以及走进课堂,均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民族音乐传承者的主力军,在新时代需大力加强文化自信教育[3]。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夯实我国的文化教育基础,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得以更有效的打造,并使我国整体的文化自信得以提升。文化实力乃是构成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节点之一,注重文化实力提升,就是立足于国家发展的全局,助力综合实力的提升,是强国之策。
(二)对大学生个人的作用
民族音乐是对民族群众思想意识的外化,蕴于其中的深厚爱国、爱党情怀能够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例如,经典的苏武北海牧羊的故事等,通过《苏武牧羊》等这样的民族音乐形式呈现,用抒情或激昂的旋律来打动人、感染人,这对大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精神、情怀、气节等有较好的帮助。而且民族音乐中也不乏体现“小我”的作品,贴近各民族群众的生活,家乡气息浓厚。这类作品能够形成对大学生家乡情怀的熏陶,使他们在“接近”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过程中,学习蕴于其中的民族品格,塑造自身的道德观念,并形成基本的民族艺术审美能力。
二、大学音乐教改中对民族音乐重视的表现
(一)充实了民族音乐教育资源
一些高校通过充实民族音乐教育资源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这使得民族音乐在总的大学音乐教育视域下的比重得到提高,也促使大学音乐的发展范围扩大,使其拥有配合教改以及加深教学程度的基础。例如,一些民族性大学在音乐器材、素材库中增添了许多具有地区特色的乐器、乐谱等,带领学生认识和学习更多样的音乐文化;一些高校将维吾尔族、苗族等的打击类乐器融入教学资源中,以配合教学使用;一些高校展开了对久远的民族歌谣的收集,将其作为音乐教研资料等。
(二)在音乐专业教育中单设民族音乐课程
在教改促动下,一些原本没有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高校,在音乐专业教育中单设了民族音乐课程。民族音乐因地域特色明显,所以多以小范围流传为主,其原本的受众群体也不够广泛。而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以往更多作为教材中零散分布的内容,这对其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以及得到更广、更久远的传播不利。随着民族交流的频繁,更多的民族音乐艺术魅力被发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欣赏者、研究者,这为高校开设独立的民族音乐课程提供了动力。例如,内蒙古大学就将蒙古族音乐史设置为其音乐学院学生的必修课,还相应配备了足够的蒙古族乐器用于授课,有力促进了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三)在大学公共课程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
鉴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传承的要求,一些高校有意识地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校内的公共课程中,使更多专业的大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来接触、研究民族音乐,这些选修的音乐公共课程内容涉及广泛,除了民族音乐发展史这类理论内容,还包含认识乐器、练习乐器、民族音乐表演等内容,,且均有音乐专业教师教授,专业性有保证。
三、大学音乐教改中的民族音乐现状
(一)学生缺乏对民族音乐学习的主动性
当代大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音乐世界是丰富的、多元的,而且他们的音乐欣赏渠道也非常多。于是,在众多的音乐类型中,如电音、爵士、流行乐等,民族音乐的生活化和传统韵味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欣赏欲望。在精彩绚烂的音乐文化中,追求炫酷、个性的大学生更喜欢迎合他们心理的新时代音乐作品,哪怕是缺乏文化韵味的“抖音神曲”,因更能帮助其宣泄压力和外放情绪,反而显得比民族音乐更有吸引力。这就使得民族音乐发展在新时代缺乏土壤,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2207282237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大学音乐教改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