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毕秀琴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2期 本文字数:2533
[摘 要] 心理韧性是个体在经受创伤、困境、苦难等经历之后,能够适应变化,并呈现出较好的恢复状态的心理变化过程。良好的心理韧性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使个体在遭受危机之后,心理状态依然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且逐步走向成熟、冷静、理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面进一步扩大,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将心理韧性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针对危机干预各个阶段实施的有效性措施,确保个体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提升心理韧性水平,以平稳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提高个体幸福感。[关 键 词] 心理韧性;大学生;心理危机;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157-03
针对心理创伤方面对经历过创伤、遭遇困境的个体进行了研究,发现个体发展状态差异较大。有的人经历创伤之后出现严重应激障碍(PTSD)相关症状,有的人无任何病理性症状表现,有的人经历困境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到健康的身心状态,并且心理方面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生活,这部分人拥有较好的心理韧性[1]。高校大学生普遍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阶段,易冲动,缺乏生活经验,个人阅历较浅,容易遭受危机创伤。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危机创伤,因为危机也为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提供了机会。德国哲学家尼采和美国作家海明威認为困难、阻碍都是一个人获得成长以及坚韧的意志品质的机会。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应引导大学生在经历创伤、遭遇困境时更加坚强、勇敢,面对危机能够激发自身内在的潜能,提高适应生活的心理韧性。
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应用心理韧性理念的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缺少社会阅历,经历过的人生挫折较少,各种因素易引起大学生情绪波动,探讨采取合理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在危机状态下、逆境中的潜能,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韧性,深挖传统危机预防与应对体系的深层次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心理危机干预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操作性。
(一)从积极心理品质的角度逐步完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
积极心理学将传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单一理论流派范式拓展成更加丰富的形式,为促进危机个体生存以及健康成长提供了精神力量,将逆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引导个体在逆境中逐步适应环境,进而获得成长,不仅发挥危机干预的作用,同时也达到培育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以积极心理学角度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拓宽并夯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并提高大学生积极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其对自我心理问题的产生有更加准确的理解,降低敏感性,正确理解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客观看待各类心理问题,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积极预防大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转变高校传统的危机干预思路
高校通常选择哀伤辅导模式、教育模式、支持和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整合干预模式作为主要的危机干预模式。危机干预工作分成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校、院、班级、宿舍,从而形成全员覆盖的网络模式,为心理危机学生提供专业治疗,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学生的非常规行为并进行组织救助和监护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善后处理,这些工作已经形成固定体系。心理韧性的理论模型对高校传统危机干预防控思路进行调整,通过对个体能力、发展变化趋势、应对过程三个层面给予改变。从横向来看,心理韧性的理论模型让个体存在的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归属需求得到满足,培养个体心理的积极品质,学校结合社会、家庭、同伴等保护因子与个体产生多元互动;纵向来看,心理韧性的理论模型减少了危机带来的不良症状,为个体应对危机提供各种策略和应对措施,使个体通过主动干预,实现自身心理状态的逐渐强大。
(三)化解心理危机成为危机干预工作的新目标
传统的危机干预以实现个体适应社会为目标,心理韧性理念的危机干预是帮助个体形成心理韧性品质,使其能够坦然面对心理危机,对生活充满希望。个体在缺乏危机干预的情况下面对危机转化成危险的境遇,这主要是个体缺乏适应能力。传统的危机干预模式的宗旨在于引导个体被动适应危机,以静态平衡的状态完成回归性充足。心理韧性理念的危机干预基于回归性充足完成为必要条件,呈现出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通过心理韧性重组,预示着危机干预的结束,同时也可以将心理韧性理念视为衡量干预效果的标准。个体呈现出积极适应外部变化的状态,其身心状态和当前情境更加协调,对比应激之前的状态更稳定。因此,危机在给个体带来危险的同时,能够成功转化成挑战,激发个体的潜能,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形成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利用危机应对干预培育个体心理韧性,激发个体的应对策略,将个体面对危机的挣扎转化成积极适应和合理应对。
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学习、生活均在高校中,生活阅历较少,经历挫折易产生负面情绪。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应从面对危机时激发大学生内在潜能入手,提高其心理韧性。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心理干预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还可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实状况和问题
最近几年,高校进一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运用先进的心理危机干预理念,形成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存在有待改善的方面:往往以消极眼光看待大学生心理问题,关注大学生负面心理,在看待大学生成才方面视野过于狭隘,,对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动机缺乏重视[2]。
202207282237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心理韧性干预下大学生心理危机机制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