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振昌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本文字数:2683
[摘 要] 在目前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时效性不言而喻。作为制造类专业教育工作者更应从智能制造强国的大局出发,谋划学科发展,始终坚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站稳中国立场,提升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覆盖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思想与行为统一,达到专业知识与育人元素有机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匠心制造与精益求精的精神。[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智能制造;电气自动化;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019-03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当学生学习理论较强的课程时,如自控原理,往往提不起兴趣,整体效果不佳。例如学习系统数学模型章节,学生只能了解传递函数的概念,并不能很好地对惯性环节、积分环节、时滞环节实际的物理模型有感性的认知,这样往往对后续章节的学习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导致课程整体教学效果不佳[1]。而智能制造专业群完全摒弃这些理论课程,单纯地突出实践教学,又是课程体系的缺失。所以类似这种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才能培养出懂技术、会管理、善沟通的新一代工程技术人员。
电气自动化专业未来整体发展规划已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放置核心位置。无论是为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新开设的课程,还是如自控原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核心课程,都立足思政进课堂的总基调,进行不断创新与改革,力图让学生深刻体会技能的提升与思想的进步是相互一致、相互统一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让学生坚定信念,努力學习,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我们认为要建设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体系,一定要从课程的最小单位:一节课出发。所以我们要做到具体的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与思政结合,能够引经据典,将社会关注的事件正确地导入课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事件背后的道理,更好地促进专业课程学习。还应了解学科内领军人物,学习他们为祖国所做出的贡献,从内心怀着一份崇敬之心,增加民族自豪感[2]。
如2021年是我国航空航天大年,随着我国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从北斗组网到火星探测的不断突破,目前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位置,但是在这些成绩背后有我们航天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从“两弹一星”的元勋钱学森、钱三强、任新民……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宏鑫所创建的中国独创控制理论特征建模理论,背后是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与坚守。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中写道工业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对于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工业网络安全对一个国家的智能制造业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要成为智能制造强国,需要从基础建设到制造工业以及控制器全面掌握核心技术,采用自主品牌产品真正做到自主可控。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芯片市场,但芯片自给率不足10%,所以必须自主生产芯片,但芯片产业设计方面需要前沿的科技,在加工工艺方面也需要尖端技术,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学生在制造业领域不断地为之付出。
充分挖掘学生身边榜样的力量,突出优秀毕业生的优秀事迹,从学生身边人入手增加对他们的感染力,这样更能起到促进学习、积极向上的导向作用,使课程思政教育更加落地,让学生更能感受到那份炽热的温度。来自电气自动化专业众多毕业生中的一名2018届毕业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取得升本的机会,并且在本科阶段继续保持那份对专业、对技术的痴迷与热情,毕业时顺利拿到一家国内知名企业的录用通知书,在企业业务能力突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在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他担任技术支持。毕业后他多次回学校探望老师,并与学生交流技能竞赛经验。我们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发现这样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同一个专业、同一个教室走出去的学生,无论学历高低、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相信榜样的力量。像这些更加贴合实际教学使用的案例,教师可以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相互补充,充分讨论与具体课程结合方式,相信随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更加细化的能与知识点、技能点结合的思政元素会不断被挖掘、被开发,会有更多的课程思政成果涌现,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贡献力量。所以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随着区域内各类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工,现代化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在电气行业的推进应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社会急需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术人才,而且需求人才的层次也越来越高,这种局势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实用技术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通过对区域内智能制造领域中优秀企业调研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无论是在智能制造产业还是工业互联网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从控制层到执行层以及计划层,自动化技术都是支撑“制造”的基础,更是“智造”的保障,所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是实现OT与IT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顺应行业领域新技术、新变化更好地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创新发展,通过制定涵盖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方案,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专业教学、实践操作、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得到提升[1]。
202207282241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智能制造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部署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