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双双 徐金虎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本文字数:2609
[摘 要] 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新常态”,实践中的混合式教学存在媒体技术导向、侧重过程记录、无法摆脱教学场域的限制、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脱节等问题。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解构认知、情感、价值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资源、教学场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手段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与职业能力,推动课程思政及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度实施。[关 键 词] 目标分类理论;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市场营销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79-03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特别是2020年,以在线教学为主的混合式教学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文件,对信息化教学提出相关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混合式教学加速推进的同时,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对于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1999年,美国学者柯蒂斯·邦克在《混合式学习手册:全球视野和本土化设计》一书中首次提出混合式教学。我国学者何克抗在21世纪初引入混合式教学的概念,,他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将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和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通过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通信设备,构建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广泛收集、分析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留下的学习数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目标。
二、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困境
作为一种新技术、新方法,当前混合式教学研究热点更多的是聚焦于技术应用方面,围绕“混合式教学资源使用、教学方法优化、学生学习兴趣研究”等展开,呈现出技术导向、工具思维、过程管理的特点,弱化了混合式教学在知识传授、价值塑造、效果评价方面的作用。具体来看:
(一)执着于媒体形式的混合
受媒体应用主义的影响,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基于现代信息化媒体技术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效果一定比传统媒体教育更先进。学生不仅要课前学习网络平台的课程内容,还需要完成规定课时的线下学习,实际上延长了学习时间,增加了学生负担,同时降低了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也因此被部分教学工作者诟病为“穿新鞋走老路”。
(二)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记录
实践中的混合式教学主要体现为教师利用移动平台开展学生考勤、发布学习任务、完成在线测试、记录学生在线学习时长,而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的数据和研究十分匮乏。混合式教学在部分学校和教师群体中呈现出“为了混合”而混合的形式主义现象。
(三)无法摆脱教学场域的限制
传统教学主要在教室或实训室展开,混合式教学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对教学场域的软硬件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网络速度、接入平台建设、教学资源配备等。一些需要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车间的现场教学项目,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教师对教学场域的依赖性反而变强[2]。
(四)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脱节
目前,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为了迎合课程思政,一般会在课前5分钟以时政热点的形式讲授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脱节,缺乏课程思政个性化设计,导致学生不愿听。
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混合式教学,抓住关键环节和领域。教学设计在混合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混合式教学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通过混合式教学设计可以达到教学目标与手段的一致性[3]。
三、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应该是有着明确目标的过程,混合式教学绝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混合式教学的初衷是利用新技术实现旧方法难以实现的功能,应该助推学生超越知识记忆、知识理解等低阶目标,达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提升思维能力、形成价值观等高阶目标[4]。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目标分类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等人提出的目标分类理论最具代表性,该理论将教育目标体系解构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5]。课程教学的认知目标主要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领会、分析、评价等,包括学生对具体的知识、处理事务的基本方法、普遍原理等的掌握;对事物的意义的解释和推断。情感目标指学生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等,具体体现为学生有选择的注意,对感兴趣知识的主动反应——排斥、认同、满意等反应倾向,并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体系。动作目标包括反射动作、基本——基础动作、技巧动作等,其中反射动作体现为学生个体神经系统对学习环境刺激的应答,基本——基础动作指学生实训、实践中的操作动作,技巧动作指学生对工作任务的简单适应、复合适应、复杂适应。
布鲁姆目标分类体系十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能够使教师系统地梳理课堂教学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安排,提高了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6],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下文将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构建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框架体系。
202208142242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778.html